顶级大红袍现身厦门斗茶赛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顶级大红袍现身赛场
评委观众一阵惊呼,争相品尝
前天下午2点30分,闽南斗茶大红袍初赛开始。大红袍是本届“阳光斗茶”首次设立的茶种。令人惊奇的是,本次大红袍的角逐中评委发现了顶级的大红袍。
与铁观音比赛一样,大红袍比赛也是设内外码,分企业参赛码和临时编码,这样可以保证参赛的客观公正性。先是贴有企业码的大红袍在参赛台上一字排开,由在场观众过目以后,工作人员当场贴上临时码。编号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开始取样,当大红袍倒入茶盒时,阵阵芳香传了出来,很快满屋都是香气弥漫。
大红袍制作工艺(二)之精制工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袍初制工艺是从大红袍采摘一直到毛茶的制成。而大红袍的精制则是将初制的到的大红袍毛茶进行毛茶→毛拣→分筛→复拣→分选→匀堆→焙火→装箱的过程。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精制工艺包括拣剔、分筛、风选和焙火等四个工艺,传统程序为:毛茶→毛拣→分筛→复拣→分选→匀堆→焙火→装箱。现在少量茶叶精制也采用毛→拣剔→分选→焙火→装箱的从简程序。一:大红袍拣剔 到目前为止武夷岩茶大红袍尚无理想的拣茶机械,生产上都是使用人工拣剔:一次性拣剔虽程序减少几道,但工作难度更大,净度难以管理和控制,大生产上一般采用两次拣剔即毛拣和复拣。 毛拣:毛茶初制结束后即用人工拣去所有茶梗和开张的粗大叶片,便于茶叶进行分筛和复拣、分选等。复拣:指毛茶经毛拣,分筛后,各筛号茶分开单独人工拣剔。需拣去松条,三角片和遗留的茶梗。并根据茶叶品种,等级,销售要求和对照武夷岩茶大红袍国标外型要求来管理和控制复拣的轻重程度和净度,但茶叶中所有非茶类夹杂物和茶梗都必需剔除以保证成品茶外形达到国家标准,满足销售要求。二:大红袍分筛和风选 分筛和风选都有机械和手工两种方式,少量生产时可用手工操作,大生产均以机械操作,效果和效率都更好、更高。 分筛:机械操作使用平圆筛,将茶叶分成若干号,手工操作根据需要选择几号竹筛,经若干次筛分成若干号茶。筛号茶概念:根据筛网孔隙的大小定筛号。筛孔为正方形,以边长计算,1英寸分成几个孔即为几号筛。如:4号筛底,5号筛面的茶称4号茶(也称4孔茶,4目茶),依此类推。风选:指利用茶叶的重量,体积,外形和检风面大小的差别,在一定风力下分离茶叶的轻重和除去非茶类夹杂物。风选机械操作第一口为隔砂口,分出重质杂物,第二口为正口茶,第三口为子口茶,第四口为次子口茶,以后各口为茶片和轻质杂物。手工风选称簸茶,可去除茶叶中的轻片、茶末和轻质杂物。三、大红袍焙火: 岩茶精制焙火也称炖火,吃火。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有的滋味,去除青味、杂味、苦涩味,产生火功香,使茶叶耐泡,汤色加深,滋味浓醇,改善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有的香韵的关键工艺。精制工艺的焙火犹如初制工艺的做青,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操作要点为:低温,厚摊,长时间烘焙。手工操作用焙笼,将茶叶装满八成,烘温为50-80度,全程为3-8小时不等,视需要而定,最长的需十几个小时。前1小时左右不加盖,而后可采用半加盖和全加盖等方式烘焙。高档茶火温宜低,低档茶火温宜高。机械烘焙采用改造后的烘干机慢速档烘焙,全过程历时1-1.5小时,连续烘2-3道,温度控制范围为90-120度。火功掌握宜看茶叶品种、毛茶质量状况和等级以及销售需求等因素控制火功高低。高档茶宜低火功,低档叉宜高火功。火功高低可用烘焙温度为第一调整要素,在同等温度下也可用时间为第二调整要素。在烘焙过程中需即时审评,调整火功,以适应要求。至此大红袍的制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大红袍要到专卖店里卖,还需要分级、包装等最后才能通过物流运输运送到各地的大红袍茶叶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顶级大红袍上万元买卖依旧火热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顶级大红袍上万元买卖依旧火热
“今年大红袍的进价比去年翻了一番,但卖的却比去年好挺多。”辽宁省总商会茶业商会副会长罗美弦说,除了气候原因,各方炒作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却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大红袍,推动大红袍市场走势越来越“红”。
惊:
顶级大红袍上万元
“大红袍分正岩和外岩茶,今年的正岩茶普通的也要1000多元一斤,进价就比去年涨了一倍。”北方茶城二楼一家大红袍专卖的店主说,他卖茶以来,今年大红袍涨价的幅度最大,“同样的茶,去年700就能进,可今年得1400。”
大红袍制作工艺(一)之初制工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大红袍初制工艺主要包括茶叶采摘、大红袍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艺,本文针专门对大红袍初制工艺的六个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大红袍的采摘工艺 大红袍茶青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大红袍茶青质量包括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两部分,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立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构成,外观质量主要由大红袍茶青采摘的标准、时间、气候、储运等因素构成。 1:大红袍茶青标准:武夷山岩茶要求大红袍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采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武夷岩茶大红袍要求的最佳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不同的品种略有差异如肉桂以中小开面最佳,水仙以中大开面最佳等等。每个品种的最佳适采期都较短,在同样的山场位置和栽培管理措施下适采期约为3-4天,同一品种在适采期加工不完时则掌握在茶园内大红袍茶青有一半以上开始小开面时开采,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采摘标准控制在一芽四叶至中大开面三叶,采摘期可延长到6-8天。 2、大红袍采摘时间:茶叶开采期主要由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茶园管理措施等因素决定,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春茶采摘期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特早芽种在4月上旬,特迟芽种在5月下旬,以后每季(即夏秋茶)间隔时间约为50天左右(采后有修剪会延长下一季的时间)。采摘当天的气候对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天露水干后采摘的大红袍茶青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摘的大红袍茶青最差。一天当中以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大红袍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因此春茶加工期宜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3、大红袍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人员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应加强带山人员的管理来控制大红袍茶青标准、采摘净度和青叶外观质量,在武夷山茶园分散,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处较为适用。机械采摘省劳工、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标准化管理的茶园使用。初次使用机采时大红袍茶青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叶,长短不一,因此使用机采前应先用修剪机定剪若干次,使树冠形成整齐的采摘面,以提高大红袍茶青质量。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则大红袍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大红袍茶青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4、大红袍茶青储运:大红袍茶青采下后应及时运达加工厂进入下道萎凋工艺。储运期间应尽量缩短时间,并注意通风散热,避阳薄摊,减少搬动次数,防止青叶堆放过厚、过紧、过久而造成机械损伤和堆沃烧伤。储运时间过久均会使大红袍茶青质量下降。二:大红袍萎凋工艺 萎凋是指大红袍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 1、大红袍萎凋标准:感观标准为青叶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6%。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即可。青叶原料(茶树品种、大红袍茶青老嫩度等)不同其标准也不同,如叶张厚的大叶种萎凋宜重、大红袍茶青偏嫩时萎凋宜重,反之宜轻。 2、大红袍萎凋方式:有日光萎凋、加温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三种方式。生产上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加温萎凋又分综合做青机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日光萎凋历时短(约几十分钟),节省能源,萎凋效果最佳;加温萎凋历时长(约2-4小时不等),不均匀,大红袍茶青损伤严重,萎凋质量较差,特别是雨水青的萎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进其萎凋工艺。3、操作方法:日光萎凋要求将大红袍茶青至于谷席、布垫或水筛等萎调用具上进行,特别是中午强光照时不可直接置于水泥坪上萎凋,极易烫伤青叶。摊叶厚度约为2-4斤/,萎凋全过程应翻拌2-3次,总历时约为30-60分钟,以达到萎凋标准为止。综合做青机萎凋用90型长机慢档萎凋比用120型大机萎凋的效果更好,热风温度在30-32度为宜(手感为手触机心热而不烫)过高会烧伤青叶,过低萎凋时间会加长。每隔10-15分钟翻动几转,总历时无水青为1.5-2.5小时,雨水青为3-4小时左右。萎凋槽热风温度为28-30度,每隔3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摊叶厚度为10-15左右,越厚越慢越不均匀。三、大红袍做青工艺:这一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做青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 1、大红袍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大红袍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檫,使叶片边缘逐渐受损,并均匀地加深,经发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大红袍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和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2、大红袍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综合做青机和手工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方式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人均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于大生产的要求。 3、操作方式: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⑴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水筛上,每筛首次青叶重约0.5-0.8,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来次到壹百多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大红袍茶青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臭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⑵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或大红袍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10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大红袍茶青原料状况,气候状况,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⑴大红袍做青原则:大红袍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变化主要表现为:青气→清香→花香→果香;叶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叶软无光泽→叶渐挺、红边渐现→汤匙状三红七绿。做青前期约为2-3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大红袍茶青走水为主,需薄摊,多吹风,轻摇,轻发酵。中期约3-4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摇红边为主,需适度发酵,摊叶逐步加厚,吹风逐步减少。后期约2-3小时,以发酵为主,注意红边适度,香型和叶态达到要求。 走水:指萎凋后的大红袍茶青的水分从茶梗脉向叶片输送的过程,青叶由柔软无光泽转化到叶挺泛暗光呈;还阳状态。 做青成熟的基本标准为:青叶呈汤匙状绿底红镶边,大红袍茶青梗皮表面呈失水皱折状,香型为低沉厚重的花果香,手触青叶呈松挺感,。做青工艺的结束标志为进入高温杀青。 (2)环境控制:晴天北风天的气候利于做青。环境因素主要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三因素均会互相影响,需协调到适宜状态。温度范围为20-30度,以24-26度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50-90%,以70-80%为最适宜。做青过程前期温度和湿度均要求较低,全过程要求逐步增高;后期需较高的温湿度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空气;污染缺氧;室内升温时空气湿度相应会降低,湿度过低不利于发酵,会出现高温长时间大红袍茶青不能发酵或发酵不足现象;室内碳火加温易造成缺氧,注意适度通风。(3)大红袍做青经验:叶片较厚和大叶品种,宜轻摇,延长走水期,多停少动,加重静置发酵。叶薄和小叶种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方需注意发酵到位。大红袍茶青较嫩时,做青前期走水期需拉长,总历时也更长,注意轻摇,多吹风。大红袍茶青较老时,做青总历时缩短,前期走水期缩短,需重摇重发酵少吹风。萎凋过重时,宜轻摇重发酵,做青时间短,注意防止香气过早出现和做过头。萎凋偏青时,用综合做青机做青可用加温萎凋,并注意多吹多走水,重摇轻发酵,并延长做青时间,调整好温湿度,需高温低湿,否则易出现;返青现象(即做青叶到后期出现涨水,叶片和茶梗含水状态均接近新鲜大红袍茶青状,梗叶一折即断,无花果香,为做青失败现象)。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少吹风,提早开始保温发酵。湿度偏大时有条件者可使用去湿机,并注意通风排湿,适度加温。总之做青过程需时时观察青叶变化,以看、嗅、摸综合观察来判断青叶是否在正常地变化,一出现异常现象即需分析原因,并即时调整,使做青叶发挥出其最佳的品质状态。四、大红袍杀青工艺: 大红袍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大红袍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 1、大红袍杀青方式:大生产上主要采用滚筒杀青机(110型和90型)。条件差的或少量制作时也有用手工杀青和半机械杀青。用60-90家用锅砌成斜灶,用手工翻拌杀青为全手工杀青方式,用机械翻拌为半机械杀青方式。以下介绍杀青机的使用工艺。2、操作要点: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沙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需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每次进青量为:110型为80-100斤,90型为50-60斤。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浑浊和焦粒,俗称;拉锅现象。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五、大红袍揉捻工艺: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1、大红袍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5型、40型、50型、55型等专用揉茶机,其棱骨比绿茶揉捻机要更高些。少量制作时也可用手工揉捻,使用专用篾制揉苈,但手工揉耗工大,且揉捻效果较差,茶汤多碎末,大生产上均不使用手工揉捻。以下仅介绍机械揉捻工艺。2、操作要点: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方能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进机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后逐渐加重压的原则,中途需减压1-2次,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压力轻重可观察揉捻机上的指示器;全程约需5-8分钟。35型、40型等小型机揉捻程度更重,应注意加压和揉捻时间不可过度,以免造成碎末和底盘偏多,50型、55型等大型揉捻机揉茶力度更轻,特别是青叶过老时,需注意加重压,以防出现条索过松,茶片偏多,;揉不倒现象。六、大红袍烘干工艺: 烘干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不足,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储存而不变质。 1、大红袍烘干方式:传统木炭、焙笼烘干和烘干机烘干两种方式。焙笼烘干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初制烘干上使用较少。初制毛茶以烘干机为最佳烘干方式。揉捻成条的茶叶需马上进行快速烘一道,不能置放过久,否则易使干茶产生闷味,降低茶叶品质。条件差者有用萎凋槽烘干,此方式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温度低、烘干时间过长;热源多用木炭直燃吹风式,多灰尘,易带烟;烘干速度慢,效率低,常将多次不同时间的揉捻叶混为一槽烘干。2、烘干要点:揉捻叶一般要求在30-40分钟内烘完一道,手触茶叶需带刺手感,而后可静置2-4小时,再烘二道,一般烘2-3道即可全干。烘干机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度,要求温度稳定。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低10度,直至烘干为止。焙笼烘干要求第一道明火;抢水焙至茶叶有刺手感后,下笼摊凉2-4小时后稳火再焙干。毛茶烘焙干后不可摊放长久。一般冷却至近室温时即装袋进库。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上文就是大红袍的初制工艺流程,至此大红袍毛茶就做出来了。
韩城大红袍花椒一个真实的传说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庄的破旧的小窑洞内居住着父女二人。阿爹没文化,斗大字不识半升,老伴早故,女儿已长到十五六岁还没个正式名字,村上人管爷儿俩称阿爹、阿姑。父女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依为命,过着平静而清苦的日子。秋去春来,岁更时移,阿姑一天天长大,出变得落落大方,楚楚动人。衣履服饰,修短得体,素雅相宜,貌可羞花闭月,无须粉黛。窈窕娟秀、仪态娴熟,腼腆的笑容使桃色花容更若红霞添彩;绰约的风姿,丰腴的肌肤足以让人倾倒;那银铃般甜润的声音定会使你顿生醉意;其走路,云髻稍动,步履轻盈,有如雾里飞蝶,池头青莲;行云流水,飘飘如仙;她那樱桃小口,张合有度,倘若甜甜一笑,凤眼柳眉,明眸善睐,鼻翼略动,皓齿微露,使你定然忘其所言。阿姑还有一手妙不可言的厨艺:蒸煮煲煸,火候、调料皆精炼娴熟,热凉荤素、色香味形俱妙不可言。亲朋邻里无不闻香屈指,知味称奇。这也是阿姑流芳百世的神秘之所在。不仅如此,她那一双嫩白、纤巧的小手纺织裁剪样样皆通,若在袖领、胸襟绣上一束或几朵夺目的鲜花或诱人的香草更是锦上添花。当你偶尔从背后看去,定会生神来仙往之感,在你面对她时,想必自感江郎才尽,自羞自惭。时下,不知有多少人会默然自问:究竟蝶舞谁家?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女大当嫁,世间常理。十里八村的壮男大少们目不转睛,馋涎欲滴,都一门心思把恋情、希望、向往、羡慕投注在阿姑身上。于是媒妁、月老马不停蹄,日夜奔走,往复不休,门庭若市。近一段时间,阿爹近迎远送,接应不暇,如此忙碌,亦不知其是喜是忧。他何不希望女儿有一个安身立命、和乐如意的归宿呢?阿姑是阿爹一手抚育长大,人情世理,点滴无失;言行举止,娴雅得体;动静有数,轻重适度;接人待物,有节有礼。尽管提亲者虽满腹衷肠,美言善语,或苦苦相求,或累累劝辞,却逾逾被拒。这不能不叫人倍觉难堪。阿姑年龄不大,但情志尚非常人所能比,她并非心高气傲,而是面对世俗陋习,无所适从。提起东家业厚家丰,她蔑之其;黑;有言西门位尊势重者,她鄙之以;险;来论百工药师者,她道其;啬甚;又道能工巧匠者,她回以;心短。阿姑啊,阿姑,天地无边,乾坤轮转,人生几何,岁时乃短,你、你你,难道没你可挑可选。于是一一被打发者往往两两复至。真是迎客不易送客更难。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话还得从阿姑六岁那年说起。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前一个冬天,雪雨未见一滴,开春以来,干风不止,秋种不成,夏收无望,青黄不接,灾难遂临。贫苦人家食不饱腹,荒年难度,日子熬煎。富户人家,公子风流,管家逍遥,盛气凌人,耀武扬威。这时,人情冷暖陡然显现。对于多数老百姓而言,填腹要紧,于是有相帮互助的,明借暗贷的,还有托子携孙沿门乞讨的。阿姑常常拽住阿爹的衣襟把这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然而唯独不能理解的问题提起,阿爹每每只说一句话,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这是旧话。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女儿婚事紧锣密鼓,东打西敲的当儿,荒年再度降临。阿爹勤劳善良,厚道刚直,一辈子,虽然度日如年,遭难重重,也没在任何时候向任何人阿谀奉承,低声下气。灾年大荒,他依然不祈不求,不乞不讨,整天扛着蹶头、镰刀下到背阴沟里,扒桑皮,挖芦根,刨野芋以此充饥。他总不想看着女儿忍饥挨饿。女儿知道阿爹早出晚归,吃苦受累,省下每一口吃喝都是为了自己不受凄苦。看着阿爹疲惫不堪的身子和憔悴而浮肿的面容,她的心如针刺刀绞。眼泪像掉线雨水流到嘴角,又咽到肚里,她不想让阿爹看见她的悲伤而增加病痛。有时,美丽女人的幽怨,往往会因之而更增姿色,怜香惜玉便成了人之常情。阿爹也知道女儿的娇容、娇气绝非娇惯而成。她在清苦中长大,在几经折磨中成人,她有着超乎常人的聪慧与早熟的天生丽质。阿爹质朴、正直,勤劳、憨厚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最最亲爱的女儿,更不能不使他的掌上明珠深受熏陶和感染。他已经知道没有能力去支配女儿的命运。他终于支撑不住了,他真的不想就这样丢下这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女儿,可他又能怎么样呢?几天来,他卧床不起,汤水不进,他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苦难的人世,但又想有些话还没对女儿说,有些事还得焦女儿去做。好让女儿心知肚明,不留怨悔。 几天来,他除了不吃不喝,更是日夜难眠。这天晚上,病魔像怪兽一样折磨和威胁着他。他翻来覆去,思绪万千,时过半夜仍未合眼。于是,点亮油灯,起身下炕,从一处黑暗的角落内抱出了一个乌黑发亮的瓷罐子。一阵苦想,强打精神,顺便叫醒女儿,说:;阿姑啊,你长大了,有些事爹也该交代你了。他干咳了几声,呼吸显得短促而紧张,女儿忙给父亲锤了捶背,接着又打锅烧水,想给父亲烧碗开水。阿爹见女儿忙上忙下,托着微弱的声音说:;孝顺女儿,不必了,听爹把话说完。他在费力的继续着刚才的话题。一字一顿,引发出一段辛酸而悲愤的往事。 ;你两岁那年,你妈离开了我们。她长得娟秀,大伙都叫她黑珍珠,性子刚烈,娴淑守节,干净利索。在给人家打工时,因为受不了东家的欺凌,老和人家讲理。最后一次,东家理亏不服,借故扣了她半年工钱,把她气疯了。之后,很长时间,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严重时,出入不定,甚至日夜不归。我托着你,整天四处寻你母亲。不知过了多久,偶而一天,她似乎病情好转,做了顿晚饭,好香的饭啊,我从来不知道她有那么好的手艺。吃完晚饭,她换了件衣服,略为梳洗,说我出去一下。你不知道,当时咱爷俩有多么高兴,我抱着你,坐在家门口等呀等,你还在唱着这山低,那山高,俺爹再穷不弯腰的山歌。忽然,不远处人吵狗咬,我起了疑心,放下你,前去打探,才知道你妈去东家讨债,刚敲了几下门就被后来的那个瘸子放出他们家的狼狗,追着她咬,咬得她满地打滚,遍体鳞伤。我搀扶着她回家,她一路在骂:狗比狼毒,人比狗恶。回家后,我为你妈洗伤、包扎忙活了半天。我清楚地记得,你再三流着眼泪叮咛说妈妈,明天出门要防狗咬,记着拿根棍子噢并说,等我长大了,杀了它,就不会有狗再咬你了。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你妈在梦里总是反复念叨,狗比狼毒,人比狗恶。讲到这里,阿爹大概是想起了当年更揪心的一幕,他很伤心,又很气愤,他有点上气不接下气。阿姑虽然悲愤填膺,但还是强压住了心头之火,劝阿爹说:;咱们别谈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了。阿爹挥了挥手,示意阿姑静心听下去,好像还有更为惨痛的事在后面。他接着说:;就在第二天晚上,半夜三更,你妈她又出去了,我料想她是不会去东家的,可是没过半个时辰,你想怎么着?她不知从哪里弄那么多柴火,放在东家大门口、屋檐下给点着了。顿时,房东家大火熊熊,房倒屋塌,一派狼藉。还是那个瘸子,用钢锨把你妈活活铲死!苍天报应,在他刚回转身没走两步,一根木料垮下来,把他一条腿给塌断了。第二天,东家也就搬到远门的一个亲戚家。他们还一直在想,逼你嫁给那个瘸子抵债,而他们又打死了人,时间一长,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说到此,阿爹已经很累了,呼吸紧张、气喘吁吁,像是还有更要的事情要说。 于是,他拍了拍抱在怀中的黑罐子,挣扎着说:;这罐子是你妈当初从房东家抱出来的,里面有些黑珍珠似地种子,味很麻,奇香。她不叫对外人讲。我在后山沿人不去的空地上撒下了这些种子,几年后,竟然开了花、结了籽,那味道,麻香异常,奇味可掬。后来,我才知道,你妈做的那顿浓香四溢的饭,就是放了那宝物。此后,人家为这事几次寻上门,终于你妈放火那事弄大了,房东屋倒人去,不了了之。我每年都收些种子放这罐子里,想等世事太平了,人心变暖了,就散给大家伙。好东西啊!它见风就长,爱晒,耐旱,四月开花,五月结子,六月成果,花红似火,娇艳无比,香染数里。当时,人们常说:此花只许富家有,穷人哪得几回闻。说到此,他长嘘了一口气,想必是所要说的话快要讲完了,他干咳了一阵,不让阿姑阻止。他猛然一转话题:;爹没明天了,你也长大了,爹之想给你说一句话,叫你做一件事:你记住,人活一世,无论贫富贵贱,当从善如流;把这罐种子撒在咱这穷人的山上,让它生根发芽结果,流芳百世这是阿爹最终说的两句话。随之,老人缓缓地合上了眼。不管女儿哭天喊地,他都带着苦涩的微笑永远离开了人世。 此刻,将近黎明。阿姑的哭声惊动了四邻,大家伙帮她料理了阿爹的丧事。次日,阿姑便穿着一身白纱,戴着一束白花,抱着那个装满黑珍珠种子的乌黑发亮的黑罐子,遵照父亲的遗嘱,从阿爹的坟头开始,步向朝阳,面对山风,走遍了这个地方的每一个山头角落。她撒呀,撒她不知劳累,不知饥渴,似乎也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在撒。十里八村,不时有人看见一个像妖非妖,似仙非仙,来去无踪的人,一会上这个山头,忽而又去了那个山坡,田垄、地畔到处都留着她的脚印。有好事者,欲看个究竟,然而每当人将走近,眼前却踪影全无、若灰飞烟灭。远处会影影绰绰传来一阵哀婉的歌声:;这山低,那山高,阿爹至死不弯腰 这一天,她已经心力耗尽,举步维艰。她终于倒在一个山花烂漫的山洼洼内,罐子摔得粉碎,手上还捏着一粒没撒出去的种子。她已没了呼吸,眼角上噙着悲伤的泪珠。在她身上散发着一股出奇的馨香,这使众人为之好奇,乡亲们亦无不为这美丽而娇娆的姑娘的命运几天来的踪迹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便有好心人用一条火红的被面裹住她的全身,就地掩埋了她的尸体。几年后,她撒出的种子,自生自长,成片成林,每年白露将至,花红似火,香飘数里。在姑娘的坟头,有一株硕大无比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繁华似火。醇香醉人却棘刺满身。于是有知情者便吟出一则打油诗,曰:馨香一枝花,娇娆难近身。珍珠大红袍,粒粒皆善心。 之后,有一位教书先生为题写碑记,查经据典,追踪溯源,便写成了铭记;花椒姑娘之墓。后来他解释说:娇,形容人娇贵难攀,妖娆不凡;椒,棘刺难近,香麻诱人。音同意近,就这么着了。此后,再也没人更正、问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时在我家的老槐树下听老人们经常谈及,不知听说过多少次,那块石碑至今仍在,60年代还有人亲眼所见,是在牛棚的食槽底上。多年未去不知还能寻见否?
大红袍制作工艺_大红袍制怎么生产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走水焙—烘干—毛茶。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首先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其次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