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为何如此珍贵_屡创纪录引爆市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武夷山大红袍是我国的名茶,也是许多兄弟所喜欢的一款茶叶,武夷山大红袍的报价也成了许多爱茶者所关心的疑问,被许多人所追捧。武夷山大红袍在市场上的价值也越来越高。那终究武夷山大红袍的报价是怎么的呢 大红袍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不只由于神话风趣,更由于一直非常奥秘。它的奥秘,首要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现在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佳的年份,茶叶产值也不过几百克。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么少的东西,天然也就身价百倍。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商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这么稀贵的茶叶,寻常百姓哪得一见,更不用说品赏了。
大红袍产地,大红袍的功效,如何泡大红袍,大红袍百科全书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是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另外有与大红袍同名的豆科植物“扁皂角”;浙江余杭等地的主栽桔子品种;京剧传统剧目;甘肃省东乡县名牌花椒;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等。大红袍的产地
大红袍原产地是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0武夷山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十分名贵。大红袍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大红袍偏温性大多数人都可以喝,但是也有不适合喝此茶的人群,下面为您揭晓武夷山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 武夷山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 1、眠及服用镇定剂者。如果属于是喝茶会睡不着者,最好不要喝茶或者是在下午以后喝茶;服用镇定剂的时候不要饮茶,以免与药性相抵触。 2:妇女:妇女在以下几种情况时最好别饮茶 (1)怀孕期间:咖啡因会增加准妈妈们的心、肾负担,同时也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2)哺乳期:哺乳期的妇女喝浓茶,会使得茶叶中的咖啡因可能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的体内,导致婴儿过度亢奋或是烦躁。 (3)月经期:经期的妇女饮茶过量的话会因为咖啡因对神经和心血管的刺激,导致经期基础代谢增高,引起经痛、经血过多而经期过长等现象。 3、贫血一族,虽然茶叶中铁质的含量较多,但是不易于被人体吸收。而茶叶中的儿茶素,却是会很容易与饮食中的铁离子合成不可溶的化合物,从而阻碍人体对铁离子的吸收。所以贫血的患者最好不要饮茶。 4、特殊疾病患者 有下列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喝茶。如果是真的喜欢喝茶,请事先询问医生。 (1)低血糖患者:切忌不能空腹喝茶,低血糖患者也最好不要喝茶。原因在于茶叶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迅速的降低人体的血糖。 (2)胃溃疡患者:有这类病患的人在喝茶后会因为茶叶的刺激而病情加重。 5、素食者 如果你是一位素食者,建议应适量、少量的饮茶。因为素食者很容易缺乏维生素B群、铁、钙之类营养,而茶叶中的某些成分是对阻碍人体对这些维生素的吸收的。 6、营养不良者或蛋白质缺乏者 茶叶有减脂功效,其实是因为茶叶中有的成分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所以太瘦的或是缺乏蛋白质的人,饮茶一定注意要适量。 武夷山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以上就是对大红袍不适合什么人喝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也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所掌握了,希望本文能给广大茶友带来帮助。
大红袍五误区误导消费者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之一:大红袍茶是皇帝御封的
在目前史料以及地方志中,没有任何关于皇帝御封大红袍茶的记载。据武夷山老茶人们所忆,大红袍的前名是;奇丹,而在白纸黑字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奇丹的记载。唯一可以证明大红袍名称由来的,是九龙窠的摩崖石刻;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吴是民国初崇安县长。至于将吴所题字搬上摩崖,据传是天心寺僧所为。而民国32年是公元1943年,其时还有什么皇帝呢?误区之二:大红袍茶仅九龙窠有一棵根据武夷山赵大炎先生《漫话武夷茶文化》一书所引;蒋叔南游记所载,除了九龙窠外,还有天游岩,珠帘洞两处有此茶。而据姚月明先生回忆,;当代茶圣吴觉农四十年代在武夷山进行过茶种调查,在北斗岩也发现过大红袍茶。可见,历史上绝不止九龙窠一处有大红袍茶。武夷山大红袍不等于武夷红茶_不要傻傻分不清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去旅游,肯定是要带一点特产回家的,去武夷山旅游,那定是要将最有名的武夷山大红袍带回家啦!不过很多人只知道这武夷山大红袍很有名气,送人自己喝都适合,却不了解这大红袍,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送人的时候说这是武夷红茶。对此,的确不了解茶叶的人是傻傻分不清的,但并不是说大红袍有个红字就是红茶,虽然说武夷红茶与武夷山大红袍出处一地,但处处都不相同。
先是起源就不同。大红袍发现于明末天启七年,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目前六棵母茶树在2006年的时候就停止采摘了,现在喝的都是它们通过无性繁殖的后代。而我们说的武夷红茶,主要是指“正山小种”,其他武夷红茶也都是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正山小种可以说是阴差阳错诞生的,因为茶青被经过的士兵睡了一夜,受压又放置太久,都发酵红变,才产生了正山小种。袍其实跟其它茶叶一样也有好坏也有中差,大家都认为大红袍是奢侈品,自有国家领导人才能喝的起.还一个就是大红袍太神秘了,大家对它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还一点最重要就是有些茶商为了赚取暴利而故意把价格卖高.目前不少朋友对“大红袍”的认识处在一个误区 众所周知,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6株茶树,它们都是种子繁育长成的,是四个不同的品系: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大红袍。它们的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而且采摘期也都互有差异,分2-3期采制后,再和在一起精制焙火,最后才称为“母树大红袍”。 这些就说明:1,母树大红袍本身就有多个品系。2,母树大红袍也是多个品种(品系)拼配而成。 大红袍母树这些“母树大红袍”每年的采摘成品茶很少。赵大炎在1994年对母树大红袍采摘做了详细的记录:“……5月6日上午9:40采完……..(翌日)8:30烘焙结束,得成茶8大两……”(见1994年《农业考古》之《大红袍探奇》)。 武夷山大红袍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停止采摘,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向全国人民宣布此消息。武夷山政府并在2006年5月12日下达文件:“……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这几株母树永远成为武夷山的一道景观。它的韵味,永远成为茶客们的一种想象!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术。与有性繁殖(利用茶树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母本性状保留完整的特点。事实证明,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基本性状与母本完全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商品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显然以单一大红袍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成品茶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以陈德华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以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优良品种为基本原料的拼配茶。 在选料上要考虑有香气、水厚韵足、稳定性较强(对茶叶后期的品质起到稳定性作用,以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品种。做到“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是大红袍拼配的整体原则。 为了保证大红袍商品茶的质量,武夷山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制订了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国家强制性岩茶质量标准,实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制度,并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传统岩茶制作工艺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998年开始,以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具有原产地保护意义性质的证明商标――“武夷山大红袍”,于2002年获准注册并开始启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红袍商品茶已成了武夷岩茶的品牌代表。 大家了解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的区别,就不难明白: 1.(从政府文件上看)母树大红袍暂时没有。 2.纯种大红袍在市场上很少,并且价格不菲。 3.市场上常见的大红袍一般是商品大红袍,有拼配好坏之分。 4.印有“大红袍“包装的武夷岩茶,不一定是大红袍,可能是肉桂、水仙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