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绿茶博览会舟山普陀佛茶喜获金奖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浙江省农业厅和山西省农业厅共同主办的2014第九届浙江(太原)绿茶博览会在山西煤炭博物馆举行。由舟山普陀法雨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普陀佛茶喜获金奖,为普陀佛茶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以及全面拓展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普陀区严格按照统一基地认证、统一品牌营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监管、统一茶叶包装的“五统一”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通过改进加工技术、改革制茶工艺、更新制茶设备、加大科技投入等举措,不断提升普陀佛茶品质。为了提升普陀佛茶的品牌认识度,普陀区还相继开展了多场普陀佛茶种植制茶培训班、炒茶大赛等活动,提升普陀佛茶品质,并且连续举办多届普陀佛茶文化节,扩大了普陀佛茶品牌影响力。以新为贵,只有品尝到真正的新龙井才能领略其清香馥郁、醇厚清爽的卓越风姿。在储存过程中多少会受到光照、氧气、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发生分解、挥发或氧化、特别是绿茶中所含叶绿素的分解使茶叶变得枯色晦暗,失去新鲜光泽,同事茶褐素的增加,会使茶汤变得浑浊发黄。茶叶的香气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挥发也会从清香高长逐渐变得低沉混浊。 取3g龙井放入玻璃杯中冲泡,大概3分钟后仔细观察,新茶芽叶鲜绿如出水芙蓉,陈茶色泽暗淡、叶张枯瘦。陈茶的呈现滋味的有效物质被氧化后挥发减少或缩合,茶汤淡而无味,与新茶冲泡出的醇厚清香有着天壤之别。更多龙井相关知识请见:相关阅读:
福鼎点头镇大力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3E点头镇多措并举,大力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当前进入夏季,也是茶园病虫高发季节,茶树病虫害的科学防控尤为重要。日前,笔者在点头镇观洋村的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园基地看到,员工们正在忙碌维护调试着太阳能杀虫灯、更换茶园里的黄色粘虫板。员工肖传建告诉笔者,目前,芳茗茶业有限公司的三个茶叶种植基地已全部使用上太阳能或电能的杀虫灯及粘虫板等绿色防治技术,有机茶园里的粘虫黄板通常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到了夏季每二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以确保粘虫板的有效粘虫的性能,用物理防治病虫害,虽然投入的成本比较高、时间偏慢,但能保证茶叶质量,用生物防治慢慢来,照样也能把茶园搞好,从长远来看,绿色防控技术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龙井新品“龙井红”即将面世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西湖龙井夏秋茶无人开发的问题,杭州政府与各茶企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近日一款名为龙井红的红茶即将面世。 作为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的商建农担忧更多,龙井红,一听就和西湖龙井有联系,容易与西湖龙井品牌混淆。它的品质、形象都可能影响西湖龙井。 这个顾虑,西湖龙井的新闻发言人、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局调研员赵宏权也有。他认为,技术上只是第一关,在品牌维护上也要得到市场、茶农、消费者认可,这种红茶的名字到底叫什么值得商榷,需要权威部门、专家参与、把关。 对龙井红的争议,欲推出该产品的公司负责人表示,龙井红采用的是狮峰山、梅家坞、云栖、虎跑等西湖龙井原产地的鲜叶,通过手工、机器炒制加工,原料来源、加工工艺都保持了龙井的特点,就如同信阳毛尖与信阳红,龙井红是最能体现这种红茶特色的名字。
福鼎歌乐茶_绿色健康新开始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大家都听过福鼎的白茶,却不一定听过福鼎的歌乐茶,相比其他品种的茶来说,歌乐茶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干茶是绿色的,而且这个颜色会延续到泡茶的全过程,可能是它的叶绿素含量比较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绿色健康的歌乐茶!
歌乐茶是从福鼎大白茶有性群体中单株选育出来的,不要认为这是件简单的事,因为,歌乐茶选育成功的背后是福鼎市几代茶叶科技工作者30多年的心血,现已经被评为省级品种。下面来了解一下歌乐茶的具体特征。先来看看歌乐茶长什么样?歌乐茶是小乔木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分枝能力强,树姿半开张,叶子是椭圆形,叶片近水平状着生,叶面隆起,叶色深绿具光泽,茸毛多且披伏。5属于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再加上采摘的辛苦,还没成茶就已先让采茶女们付出了几多劳苦。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之为“旗枪”;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龙井茶多种植于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于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锄、秋剪、冬肥,一点都耽误不得,古语就有“人误茶一季,茶误人一年”之说。 龙井茶还有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