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普及_正山小种红茶的起源传说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正山小种红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的桐木关地区,对于正山小种的起源有着下面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只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途中经过武夷山的桐木关地区。茶农们害怕军队,因此都跑到山上躲起来。军队在经过桐木关地区时,天色很晚了,于是就在茶厂里驻扎下来。不过由于没有床垫,于是这群军人就将茶叶铺在地板上,然后就睡在上面。第二天军队走了之后,茶农们从山中跑了回来,看到自己茶叶时,茶农们很伤心。不过茶叶还是要制作的,于是就将茶叶用松木烧火进行烘干,然后再将茶叶运送到其他地方进行贩卖。本来还担心卖的茶叶的品质问题,没想到之后茶商就要求要这种茶叶,茶农们就专门进行这种茶叶的制作了。这就是正山小种茶叶的由来故事了。衡量铁观音质量的几个指标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铁观音质量主要是借助以下三个指标实现的:茶香、品饮感受与饮后回甘生津效果。 茶叶质量的评定一直都缺乏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铁观音的等级划分以及销售价格都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而一些媒体上所提出的标准又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但在产地评茶过程中,评定铁观音质量主要是借助以下三个指标实现的:茶香、品饮感受与饮后回甘生津效果。关于茶香 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兰花香,我们所说的兰花香其实只是一种类似兰香的特殊茶香、给人以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有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才会出现明显而馥郁的兰香――一般来说,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一为尖锐、霸气,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铁观音的基准,这类茶基本上都属于轻发酵制法的铁观音;但它的缺陷是产品的回韵可能不会特别绵长,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强苦味。另一种为高雅、含蓄,但清幽的兰香也非常明显,显得具有阴柔性、渗透力强,其优胜之处在于茶汤口感较有亲和力,茶汤回韵十足――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这两种风格不同的兰花茶香其实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二者只不过分别属于不同风格流派而已、可视为同一个质量等级。 很大一部分工艺失败的铁观音不会出现高扬的兰花香,茶香钝、青味过强,令人难有好印象;此类茶为数不少,加上轻发酵导致口感醇厚度不足,难为佳品。 上述对茶香的讨论所针对的是冲泡后的茶香,而非干茶的香味;一般来说,新鲜、保存好或者刚焙火的干茶较容易出现明显、高扬的茶香,但这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很多铁观音茶虽然干茶香气不张扬,但泡饮之后令人印象深刻;而不少茶干茶的兰花香很强,泡饮之后反而弱了――所以评价铁观音的兰花香是否纯正高扬应该以泡饮时为准。关于口感的讨论 毫无疑问,品饮口感是衡量铁观音品质的第二个关键指标。品饮口感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入口亲和力(苦、涩还是香纯)、口中感受(让茶汤在口腔流动、仔细感觉,是否会有什么放大的缺陷,所指主要为苦、涩、粗)与吞咽感受(滑口还是会有阻滞感)。 入口亲和力: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的话无疑让人难以接受,但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如果又苦又涩,这种茶质量绝对劣等;优质产品应该无苦或微苦、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 口中感受: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铁观音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一般为舌头、舌根部),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这也难成好茶。 吞咽感受: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铁观音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而阻滞感强的茶汤在入喉时就没有此等美妙体验了,一般会觉得微有粗糙感,此类茶也难有高等级。关于回甘回韵的讨论 回甘回韵是铁观音最迷人的特性之一,好茶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令人大呼美妙!然而,铁观音的回甘回韵有多种风格: 回甘:不管是轻发酵茶还是中发酵茶,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铁观音,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回甜:优质的中发酵铁观音会有非常明显的回甜味,然轻发酵产品就不会有此项特色;回甜与回甘同时生成,给人以醇厚之感,这正是传统观音的迷人之处;但现在优质中发酵产品很少,大家不必苛求,知道即可。 生津: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约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货真价实铁观音王,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科学看待铁观音叶底 安溪铁观音的叶底一直都存在很多争议,多数人认为叶底完整性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叶底完整为佳、反之为次,但这与实际技术情况并不符合。 根据制法,目前铁观音可以分为轻发酵和中发酵两类,轻发酵工艺当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该工艺的特点是容易形成青、鲜、酸的口味,铁观音独有之兰花香也更容易体现,卖价较高,在利益驱使下,茶农几乎都朝向轻发酵工艺转变。轻发酵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求茶水青绿、宛如绿豆汤,而非传统的金黄色。 相较之下,传统的中发酵制法保留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为金黄琥珀色泽。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叶底完整性与铁观音茶的品质没有关系,只能代表不同的技术趋向而已。 但这并不是说叶底就不重要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叶底看出该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所能达到的等级。 一般来说,高档铁观音茶要求采摘双开面、所谓三叶一支型茶青进行加工,成茶肯定会带梗;即便经过后期的拣梗工序也不会完全去除,所以大家在泡茶时可以注意一下带梗的叶底是否为三叶一支,如果大多如此的话说明该茶制造严谨,符合好茶的基本条件。 目前在安溪流行的另一种茶为单叶茶,单叶茶的特征是完全无梗,成茶颗粒相当漂亮,它有两种做法:一是在茶树上直接采单叶,或者采摘下来后再摘成单叶;另一种是发酵后、杀青前摘成单片,这种茶的叶底是绝对无梗的,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借助空调制作。一般来说,此类茶由于缺少茶梗辅助走水,一味追求成茶的青绿,却在茶香、醇厚度方面损失,一般说等级都不会太高,最多最多也能作为中档茶(春秋、夏暑价格差异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叶底中看出来――单叶茶每个叶子都是分离的,而且叶蒂有红变现象,与三叶一支带少梗形差别比较明显。 第三个看叶底的角度就是茶叶自身的光泽度和厚度,好茶给人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若先天不足要做出好茶就比较困难了。
全世界最古老的红茶―正山小种茶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正山小种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红茶,产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崇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又称星村小种、桐木关小种和拉普山小种,茶叶经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正山小种曾夺得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的桂冠,并有“英国皇室茶”之称,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正山小种。
根据茶叶品质的不同,正山小种又细分为四大类:1、碎茶:碎茶呈颗粒状,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香气芬芳,汤色红亮,味道浓强鲜爽,叶底红匀。碎茶当中还有一种茶称为叶茶,它属于传统红碎茶中的一种,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嫩茎较多。2、片茶:形状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香气比较纯,汤色稍红,味道浓但略涩,叶底红匀。衡量铁观音质量水平的几个定性指标讨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铁观音茶质量的评定一直都缺乏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铁观音的等级划分以及销售价格都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而一些媒体上所提出的标准又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但在产地评茶过程中,评定铁观音质量主要是借助以下三个指标实现的:茶香、品饮感受与饮后回甘生津效果。关于茶香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兰花香,我们所说的兰花香其实只是一种类似兰香的特殊茶香、给人以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有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才会出现明显而馥郁的兰香――一般来说,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一为尖锐、霸气,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铁观音的基准,这类茶基本上都属于轻发酵制法;但它的缺陷是产品的回韵可能不会特别绵长,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强苦味。另一种为高雅、含蓄,但清幽的兰香也非常明显,显得具有阴柔性、渗透力强,其优胜之处在于茶汤口感较有亲和力,茶汤回韵十足――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这两种风格不同的兰花茶香其实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二者只不过分别属于不同风格流派而已、可视为同一个质量等级。很大一部分工艺失败的铁观音不会出现高扬的兰花香,茶香钝、青味过强,令人难有好印象;此类茶为数不少,加上轻发酵导致口感醇厚度不足,难为佳品。上述对茶香的讨论所针对的是冲泡后的茶香,而非干茶的香味;一般来说,新鲜、保存好或者刚焙火的干茶较容易出现明显、高扬的茶香,但这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很多铁观音茶虽然干茶香气不张扬,但泡饮之后令人印象深刻;而不少茶干茶的兰花香很强,泡饮之后反而弱了――所以评价铁观音的兰花香是否纯正高扬应该以泡饮时为准。关于口感的讨论毫无疑问,品饮口感是衡量铁观音品质的第二个关键指标。品饮口感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入口亲和力(苦、涩还是香纯)、口中感受(让茶汤在口腔流动、仔细感觉,是否会有什么放大的缺陷,所指主要为苦、涩、粗)与吞咽感受(滑口还是会有阻滞感)。入口亲和力: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的话无疑让人难以接受,但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如果又苦又涩,这种茶质量绝对劣等;优质产品应该无苦或微苦、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口中感受: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铁观音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一般为舌头、舌根部),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这也难成好茶。吞咽感受: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铁观音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而阻滞感强的茶汤在入喉时就没有此等美妙体验了,一般会觉得微有粗糙感,此类茶也难有高等级。关于回甘回韵的讨论回甘回韵是铁观音最迷人的特性之一,好茶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令人大呼美妙!然而,铁观音的回甘回韵有多种风格:回甘:不管是轻发酵茶还是中发酵茶,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铁观音,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回甜:优质的中发酵铁观音会有非常明显的回甜味,然轻发酵产品就不会有此项特色;回甜与回甘同时生成,给人以醇厚之感,这正是传统观音的迷人之处;但现在优质中发酵产品很少,大家不必苛求,知道即可。生津: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约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货真价实铁观音王,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科学看待铁观音叶底关于铁观音的叶底一直都存在很多争议,多数人认为叶底完整性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叶底完整为佳、反之为次,但这与实际技术情况并不符合。根据制法,目前铁观音可以分为轻发酵和中发酵两类,轻发酵工艺当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该工艺的特点是容易形成青、鲜、酸的口味,铁观音独有之兰花香也更容易体现,卖价较高,在利益驱使下,茶农几乎都朝向轻发酵工艺转变。轻发酵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求茶水青绿、宛如绿豆汤,而非传统的金黄色,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将茶叶边缘的红边去掉、人为造成叶面的破损,所以,轻发酵茶的叶底肯定都会非常碎,而这是由正常工序产生的结果,并非质量不佳。相较之下,传统的中发酵制法保留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为金黄琥珀色泽,并不要求将红边去掉,因此叶面的完整性保留得很好,视觉观感似乎更胜一筹。换句话说:轻发酵铁观音叶底必然碎,而中发酵传统观音叶底完整性好――那么,为什么市场上的铁观音叶底几乎没有完整的呢?原因在于中发酵茶几乎成为历史,空调的流行不可避免将铁观音引向轻发酵工艺,要觅得叶底完整的茶相当困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叶底完整性与铁观音茶的品质没有关系,只能代表不同的技术趋向而已。但这并不是说叶底就不重要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叶底看出该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所能达到的等级。一般来说,高档铁观音茶要求采摘双开面、所谓三叶一支型茶青进行加工,成茶肯定会带梗;即便经过后期的拣梗工序也不会完全去除,所以大家在泡茶时可以注意一下带梗的叶底是否为三叶一支,如果大多如此的话说明该茶制造严谨,符合好茶的基本条件。目前在安溪流行的另一种茶为单叶茶,单叶茶的特征是完全无梗,成茶颗粒相当漂亮,它有两种做法:一是在茶树上直接采单叶,或者采摘下来后再摘成单叶;另一种是发酵后、杀青前摘成单片,这种茶的叶底是绝对无梗的,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借助空调制作。一般来说,此类茶由于缺少茶梗辅助走水,一味追求成茶的青绿,却在茶香、醇厚度方面损失,一般说等级都不会太高,最多最多也能作为中档茶(春秋、夏暑价格差异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叶底中看出来――单叶茶每个叶子都是分离的,而且叶蒂有红变现象,与三叶一支带少梗形差别比较明显。第三个看叶底的角度就是茶叶自身的光泽度和厚度,好茶给人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若先天不足要做出好茶就比较困难了。总结上文,得出结论:铁观音叶底只要注意两个地方:叶面质量如何?叶底为绝对的单叶还是三叶一支型?另外,关于铁观音介绍必谈的"绿叶红镶边"已经是历史名词了.关于酸味:另外,大家都很热衷于铁观音的酸味,实际上铁观音的酸味分很多种,熟酸、青酸(安溪本地称“正酸”)、拖补酸(谐音词)和地土酸(安溪本地也叫“歪酸”),品起来肯定统统都是“酸”,然得正酸者少矣。另据本地一些茶师说,极少数优等产品会有一种类似米汤放久了的馊酸味道,但这样的产品少之又少,流到外地市面不多。关于评饮对一种茶品,茶友们习惯饮完茶之后立即下结论,但这似乎不甚恰当,一般说来,要对茶品作出综合全面的评价,应该在饮完后2、3个小时――――不少茶品虽然香高、口感、回甘也甚好,但可能喝完一会儿口中就没味了,和没喝过一样;而有些佳品在茶香、口感、回甘方面似乎差不多,但后劲足,饮完后数个小时口中仍觉甘爽、生津绵绵不绝,二者相较,高下立现―――――打个比方,一个是短跑型选手,一个是长跑健将。关于器具:如果要评定茶的质量水平,用盖碗会更好一些,盖碗不会掩饰茶的缺陷、而将其品质客观体现出来,我们可以很方便闻香、观茶色、观叶底;评茶除了要找出优点外还要找出其不足之处;但如果平常喝茶,用壶似乎是更好的做法,不少茶友反馈壶可吸收茶的青气和苦涩味,充分体现其优点,更适合日常饮用――――我对此外行、不知实际情况如何,说出来只是给大家作参考而已。
全世界最古老的红茶—正山小种茶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小种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红茶,产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崇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又称星村小种、桐木关小种和拉普山小种,茶叶经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正山小种曾夺得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的桂冠,并有英国皇室茶之称,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正山小种。
一、品质特征正山小种属于红茶,茶叶乌黑发亮,茶汤呈深红色,因为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的,所以茶香带松烟香并且经久香浓,茶汤味道浓烈,带有桂圆味。一般茶待茶汤冷后会出现苦涩味,而优质的正山小种茶汤冷后,却会有甜味润口,且有耐泡、再浓也不苦的特点。人们喜欢用正山小种来调配饮料,因为正山小种能够起到提高味感的作用,因此也被作为咖喱和肉的菜肴搭配。衡量铁观音质量水平的几个定性指标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音清香型特级口感铁观音茶叶清香型一级口感铁观音茶叶基本成份安徽开展出口茶叶质量专项检查铁观音儿茶素“乐百吉”安溪铁观音茶饮料即将面市铁观音的矿物质:怎样辨别正味、消青与拖酸铁观音茶香正炒铁观音口感消青铁观音口感衡量铁观音质量水平的几个定性指标
一关于茶香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兰花香,我们所说的兰花香其实只是一种类似兰香的特殊茶香、给人以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铁观音茶都会有兰花香,只有少数制作成功的优质产品才会出现明显而馥郁的兰香一般来说,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一为尖锐、霸气,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铁观音的基准,这类茶基本上都属于轻发酵制法;但它的缺陷是产品的回韵可能不会特别绵长,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现强苦味。另一种为高雅、含蓄,但清幽的兰香也非常明显,显得具有阴柔性、渗透力强,其优胜之处在于茶汤口感较有亲和力,茶汤回韵十足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