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县生态绿茶枝叶茂盛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双柏县坚持以“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路子发展“白竹山”品牌生态绿茶,依托白竹山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为有效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该县采取多项措施发展以“白竹山”品牌为主的生态绿茶。一是强化茶园管理。面对霜冻、冰雹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该县组织科技人员全力做好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茶叶薅铲和追肥提苗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冻、防涝、防旱措施,发动组织茶农对茶园进行施肥11254亩、灌溉4364亩、修剪4972亩、病虫害防治8754亩,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对508亩低产茶园进行综合改造,为茶叶产业的增产增效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科技培训。科技人员在采取以会代训的同时,依托“虎乡流动讲坛”对茶农就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采、制、加工以及无性系良种茶苗培育、种植、管理等进行专题培训,共举办技术培训会10场(次),培训茶农950人(次),茶农种茶、管茶、制茶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在抓好小庙河茶叶试验示范基地优质高产茶园示范样板建设的同时,狠抓白竹山千亩优质无公害生态茶园示范样板建设,使茶园管理、茶叶采、制、加工达到无公害化的要求,带动全县的茶叶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绿色”的目标迈进。积极争取云南省优势农产品项目扶持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工作,共争取到20多万元资金,在白竹山茶厂建设标准化钢架温室大棚686平方米,扦插无性系良种茶苗19.6万株,为茶叶产业良种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资源整合。为化解分散生产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该县以白竹山茶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以1268户茶农为支撑,将白竹山一带的5个小茶厂和部分茶农的茶叶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了以“白竹山”品牌为主的茶叶系列产品一体化经营格局,茶叶生产在品牌、精深加工、包装、经营等方面呈现出规范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良好发展势头。五是强化质量认证。积极探索推进无公害茶叶基地、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降低茶叶农残和重金属污染,提高茶叶食品的卫生质量。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三品”申报认证工作。目前,全县已获得无公害茶叶认证3个,绿色食品茶叶认证1个,取得QS认证的茶厂3个。“白竹山”品牌生态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详解龙井茶的三种冲泡方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龙井茶是汉族传统名茶,著名绿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龙井茶是著名的传统绿茶,不但茶色翠绿而且茶汤更是甘醇香浓,现在就跟着小编来看看龙井茶的泡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龙井茶的泡法
一、上投法1、准备大约200ml的玻璃杯,倒入85度左右的沸水后再放入5克龙井茶叶。2、等待龙井茶叶一片一片慢慢下沉。3、龙井茶叶在茶杯中慢慢舒展,上下沉浮。4、汤明色绿时即可品尝。二、中投法1、准备大约200ml的玻璃杯,先在杯中放入约三分之一的沸水再放入5克龙井茶叶。桃溪绿茶_福建炒绿之乡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桃溪茶叶产于素有“福建炒绿之乡”美誉的闽西武夷山脉南端的桃溪镇,其气候、土壤极适宜茶树生长发育。所产茶叶外形细秀,色泽墨绿带霜,内质香气清高,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鲜爽、浓醇、回甘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完整。具有止渴生津,提神醒脑的功效,常饮具有防癌抗癌,减轻辐射、降压降脂,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实为茗中佳品。自1998年至今以来连续5年被福建省市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名茶、优质茶”,1996年荣获福建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9
月份荣获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授予的“凯捷杯”优质奖。解析西湖龙井茶的副作用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具有益处,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饮茶的益处也可能是害处。例如西湖龙井茶,所含的营养元素虽多,具有降血压、减肥等功效,但它亦有副作用。解析西湖龙井茶的副作用龙井茶内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鞣酸较多。因含有茶多酚,龙井茶,不适合胃溃疡或者是胃寒人群饮用,不但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和功效,还会刺激胃。龙井茶含有茶多酚和咖啡碱,孕妇不能饮用龙井茶,龙井茶内含有的咖啡碱和茶多酚会通过胎盘,使胎盘绒毛膜血流量显著减少,影响胎儿发育。咖啡碱还会降低胎儿出生体重,咖啡碱摄入量越多,胎儿出生体重减少越多。龙井茶副作用是因为不适当的饮用造成的,失眠多梦者,不能饮用龙井茶,咖啡碱会刺激中枢神经,清醒头脑,使人失去睡意。
桃溪茶叶产于素有“福建炒绿之乡”美誉的闽西武夷山脉南端的桃溪镇,其气候、土壤极适宜茶树生长发育。所产茶叶外形细秀,色泽墨绿带霜,内质香气清高,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鲜爽、浓醇、回甘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完整。具有止渴生津,提神醒脑的功效,常饮具有防癌抗癌,减轻辐射、降压降脂,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实为茗中佳品。自1998年至今以来连续5年被福建省市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名茶、优质茶”,1996年荣获福建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9月份荣获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授予的“凯捷杯”优质奖。
西湖龙井:中国茶文化的灵魂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龙井茶 | 评论:0人 | 浏览:
美景、龙井名茶,自古就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狮牌西湖龙井茶作为龙井茶的代表,更是以品质称雄天下。古往今来,诸多伟人钟情于国饮狮牌西湖龙井,曾演绎出几多千古佳话?因西湖龙井产量稀少,时至今日,正宗西湖龙井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说还拥有一种神秘的色彩。狮牌西湖龙井,系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我们更加有理由去认识、保护、发扬这独一无二的国粹茶文化。题记 翻开西湖龙井茶的悠久历史,让人似乎寻求到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足以说明西湖龙井对于中国具有何等重要的影响。作为国饮,西湖龙井茶用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发扬国粹文化,光大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中国历史的珍珠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西湖龙井茶的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据了解,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据考查,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以及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早已列为皇家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的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大呼叫好之后,苏东坡即兴留下了赞美龙井茶的豪迈诗篇,这曾引发了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志士的遐想!后来,苏东坡又手书了老龙井等匾额,该匾额至今尚存在于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声名逐渐远播,并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道: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年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其中,尤以产于龙井狮峰一带的西湖龙井茶久负盛名。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多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 清代学者郝懿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早已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西湖狮牌龙井:中国茶文化的源泉 众所周知,西湖龙井茶之所以能够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的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对于中国,龙井茶代表的已不仅仅是茶的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当今时代,西湖狮牌龙井里面蕴藏的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已成为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源泉。 历史上,西湖龙井茶有狮、龙、云、梅四字号之称。在这四个字号茶区内,群峰叠翠、云雾缭绕、土质肥沃、四季分明,日照、雨量和温湿度均十分宜于种茶。因为各茶区的小气候、环境不同以及炒茶艺术技巧的差异,茶叶品质也各有特色。按色、香、味、形几个方面进行品评,可以用以上四个字号加以区分。 据中国茶经记载,狮字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品质最优。 古往今来,伟人们均对西湖龙井赞赏有加,产于龙井狮峰一带的西湖狮牌龙井更是聚集了旺盛的人气与声誉。 西湖龙井:受保护的国饮 据了解,随着茶叶市场逐步开放,老茶园也得到改造,种茶的科学技术也普及了,制茶质量提高了,特级和高档龙井茶产量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保护、发扬国粹,中国对西湖龙井也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 1990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1991年4月,在杭再次举行91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建立起中国茶叶博物馆,在九里松洪春桥畔建立茶人之家,专供研究茶事的中外学者、专家及品茗爱好者聚会。1996年,杭州市西湖乡被农业部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龙井茶之乡。 西湖龙井作为国饮,它体现出的是身份和尊贵,但我们相信中国茶文化的灵魂必定顺时而行:西湖龙井与普通百姓真的是渐行渐近了。 为保护、发扬西湖龙井茶这一名牌产品,国家已经制定出实行原产地保护的有关法规,并着力增强该国粹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据了解,为发扬狮牌西湖龙井这一国饮,让中国的茶文化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心间,并走向世界,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属下的营销公司现已进驻山东,以便进一步推广、规范龙井茶在全国的市场。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西湖龙井这一国饮必将掀起人们更大的探求热情,愿中国茶文化的灵魂狮牌西湖龙井能够尽快走近百姓,让人都能感受到国饮的芳香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