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茶的简介_水仙茶是什么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隆冬腊月,万花冷寂,人们在欣赏水仙花婷婷绰约的美姿、沁人肺腑的馨香时,要是再冲泡水仙茶,品饮它那使人舌根留芳、香回九肠的天然兰花珍味,真会怡兴盎然、飘飘欲仙。

水仙茶是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福建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如今已和水仙花一样,香飘万里,誉满中外。这种茶叶原产于建州(建瓯)一带。早在一千年前,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事。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永春成为“闽南水仙”,“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水仙茶的由来探究_水仙茶有什么历史故事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乌龙茶的种类很多,而且名字也十分特殊。比如水仙、肉桂等等,常常被为花茶。但实际上,水仙茶是乌龙茶中的明珠,更是我国有名的优良品种之一。水仙的茶梗为粗壮型,并且茶叶肥厚、水分不易散发。饮之还有一股香甜的兰花味道,十分清醇爽口。而且水仙茶中丰富的维他命A对人体的视觉清晰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茶叶之中含氟最多的天然饮品。了解水仙的功效以及特点,那你知道水仙茶的由来吗  水仙茶的由来和一个历史故事有关。据历史记载,水仙茶是福建建阳县的茶树品种。早在道光年间茶农世家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发现一株茶树并按照制作乌龙茶的方式来采摘,且品种胜于其他的茶树。由于祝”字近似当地方言“水”,“祝桃仙”被演化成“水仙茶”。

水仙茶的泡茶用水_水仙茶该怎么泡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陆羽曾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水仙茶的发源地_水仙茶是怎么种植的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据建阳县志记载;水仙茶是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县唯一茶树良种,清道光年间瓯宁县禾义里大湖(今建阳小湖镇大湖村)茶农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洞口发现一株茶树,并折枝插植成活,后以压条和茶枝育苗,并以制乌龙茶工艺采制,香奇特,品质优于其他品种。因“祝”字近似当地方言“水”,“祝桃仙”被演化成“水仙茶”,一直沿用至今。

水仙茶是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许多人并不知道水仙茶的发源地在小湖镇大湖村,如今在建阳小湖镇大湖村一个偏僻的山岗上,至今还生长着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水仙茶母树。水仙茶母树高约2米,满树绿色葱葱,生机勃勃。树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水仙母树”四个大字,落款为“黄子峰1988年立”。据同行的原茶叶局局长林今团介绍:黄子峰是民国时期水吉县议会议员,解放前在小湖有大片茶山和茶庄,1949年离开大陆,现定居澳门,他十分关心水仙茶母树的生长情况,1988年特地回乡看望水仙茶母树,发现当地为了开发桔子果树,将原来水仙茶母树的一片茶园开辟为桔子园,他及时留下了一株水仙茶母树,并在旁边竖碑告诫后人,要保护水仙茶茶种。

水仙茶的历史溯源_水仙茶的传说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据《永春地名录》记载;“湖洋公社是驰名中外的‘闽南水仙’的产茶叶区,是全县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水仙茶的历史渊源_水仙茶是怎么来的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水仙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早在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瓯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籽。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倾,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通各县,而西乾之母茶至今犹存,固一奇也。”另有小湖镇大湖村民传说清道光年间,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洞口发现一株茶树,并折枝插植成活,并以制乌龙茶工艺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