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对雁荡毛峰茶的简单介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有一饮加“三闻”之说。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
又名雁荡云雾茶、雁荡白云茶,俗名雁山茶,属烘青绿茶,上等雁荡毛峰实为一种芽茶或毛尖茶。哈里波特高、雨多、气寒、雾浓,着名产茶区龙渊背、斗蟀(室)洞及雁湖岗等均位于海拔800米以上,因气温低,茶芽迟发,采摘节候推迟,为雁山茶之特点,其中以龙渊背所产最佳。4月13日
家庭储存黄山毛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黄山毛峰香爽口感的要点在于是否能够正确有效的贮存黄山毛峰茶叶。下文为您介绍家庭贮存黄山毛峰的方法。
低温贮存的注意事项 家庭保存最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把茶叶放入冰箱中,冰箱不但能吸潮,还能通过降低茶叶温度来延长保存时间。储存绿茶的适宜温度在5摄氏度左右。绿茶吸附力强,放在冰箱里很容易串味。为防止串味,同时也为了防止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时受潮,因此最好将茶叶分成每包50克左右,放入气密性好的小包装袋中,再放入冰箱储存。生石灰贮存为佳如果有条件,最好采用传统的生石灰保存法,即用一只瓦缸或木桶之类的容器,找来块状生石灰,把茶叶用草纸之类透气的纸包成小包,然后一层茶叶一层生石灰装进去,盖好盖子尽量密封。要取用时一包一包地取出再盖好。生石灰一般一年要更换一次,这样保存茶叶,比用冰箱更好。4月12日
黄山--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
安徽黄山--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4月11日
安徽黄山毛峰的开挂人生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安徽黄山毛峰茶一直都有中国十大名茶的荣誉,但在其发展历史中也如同压力。黄山茶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朝时期。然而黄山毛峰却是在1875年才试创成功。那个时候正值清朝统治中原,为清道光年间。虽然依然是封建社会,但早已成为了半殖民地国家。欧洲人在中国更是横行霸道,几乎霸占了中国的整个商业市场,民族企业也变得异常珍贵。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当时试创成功的安徽黄山毛峰茶第一次品尝交给了英商。英国人最爱重口味的东西,到了中国,第一次品尝到如此不苦涩的茶倒是眼前一亮,从此黄山毛峰就在中国畅销开来,甚至成为了中国一大名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更是远销海外,扬名天下。4月10日
安徽谢裕大黄山毛峰的冲泡方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大家都会,但是要怎么冲泡一壶好茶就有讲究了。现在介绍下谢裕大黄山毛峰的冲泡方法:比例:直接反应的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尝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
泡茶大家都会,但是要怎么冲泡一壶好茶就有讲究了。现在介绍下谢裕大黄山毛峰的冲泡方法:比例:直接反应的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尝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味,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影响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很少有人去理会这一指标的,还是要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大致上说,一般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
4月09日
安徽名茶黄山毛峰的历史传说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成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关于黄山毛峰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