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是江西铅山县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铅山县有96公里的武夷山脉横亘铅山县南部,广大的武夷山区因盛产毛竹,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所以铅山县又以造纸闻名海内外。元初,铅山的手工造纸已见诸经传,它与黄麻纸、常山纸齐名。由剪伯赞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指出:明朝中叶,铅山的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成为当时江南五大手工业区。其中连史纸以其制成时间长、工序繁多,特别是其纸质久置不泛黄,不虫蛀而享有寿纸千年之誉。近年连史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口镇位于铅山县北,信江河由东至西环拱流经河口镇北。河口镇的信江河段,因其水深、河宽、水流平缓,适合停泊大型的木帆船。信江河最入注入鄱阳湖,汇入长江。由于河运便利,当时铅山各地手工造纸都汇集河口而销往国内外。  由于铅山县手工造纸使河口名声在外,加上河红茶投入市场后,行情看好,河口镇由此声名鹊起,河红茶也因此挤身全国乃至世界。明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全国各地商人、买办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辞万里奔至河口贩运。《上饶地区志》载: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的红茶并是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  明万历年间英国商人威廉马克思在其所著《茶叶全书》赞道: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市镇之一。其后的复庆(Rforune)则说:河口是一个繁华的大市镇,茶行林立,全国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英国商人到(中国)内地自行采购红茶时,可选择河口作为据点,从这个据点,可以去武夷山和宁州,也可以去安徽婺源的绿茶区。  明时河红茶外运线分东、西两条。东路从河口逆信江而上至上饶,然后转运杭州、淞江等地。西路由河口顺信江而下,经鄱阳湖而至九江、南昌等地;或由鄱阳湖口至汉口,再由汉口南销长沙、广州及南洋各国,北运北京、天津,东销芜湖、南京等地。福建崇安、光泽等县的外销茶叶,大都由陆路经铅山车盘寨、石佛寨运至石塘、陈坊,再经铅山河、陈坊河运至河口镇加工后外运。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铅山的茶叶贸易进入鼎盛时期。乾隆时,铅山从事茶叶加工业的人员达三万之众,全国茶叶外销金额每年不下两百万金(《铅山乡土志》)。河口镇制茶繁荣景象清人蒋士铨之《河口》赞道舟车驰百货,茶禇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移官资坐镇,转粟奉神仓,贤相(明宰相费宏)何人继?空寻绿野堂。清人程鸿益之《铅山竹枝词》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齐向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芽、千盘茶绕代香薰,一日青蚨二百文。抛却女红入尘市,桑鸠啼遍不曾闻。河口一地光茶行有48家(纸行、纸店百家以上),拥资百万以上的茶行饶、吕、郭、庄号称四大金钢。河口镇的巡检司已无法驾驭河口镇,在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广信府乃将同知移驻河口,设同知公署,以管理水陆交通、商务税收等事宜,直至民国5年(公元1916年)废除。  此时铅山的茶叶出口路线大致分南北两路。北路的国际商路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形成。从河口经九江、南昌、樊城、张家口,越内蒙、过蒙古,直达俄国的西伯利亚。南路则是从河口水运至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至赣南,然后越南岭,至广州,由广州十三行办理出口。当时福建光泽、崇安及周边县茶也由河口集散。  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的《茶市杂咏》记载:清初茶业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河口)转运河南,远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二、三十万至百万。货物往返,络绎不绝。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山西客商在清后期,因巨额银钱携带不便,在河口设立了山西票号分号,以利商汇。  外地客商为了便于在河口收购、经销茶叶,从明至清,纷纷在河口设立会馆,河口会馆达十八家之多。诸如山陕会馆、徽州会馆、浙江会馆、昭武会馆、洪都会馆等等。这些会馆建筑规模宏大,构造华丽,勾心斗角,气宇轩昂。构建独具匠心的首推浙江会馆,其高大、恢宏的门面全是从景德镇定制的清一色的青花瓷砖,按设计拼装而成。每个会馆光活动场所每次能容纳四、五百人之众。会馆之外公众祭祀设置也是应有尽有。如药王庙、鲁班庙、火神庙、大航庙、天后宫(妈祖庙)、万寿宫、天目宫等等(以上建筑现在大部分已损毁)。总之河口镇成了商贾云屯雨集、五言杂处、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之所。  再看当时河口镇的繁忙商运。长约五华里的河岸,建有十多个码埠,然而还是船到码头三日不能靠岸。现存河口镇明清古街,青石铺砌的路面,深深的车辙还在诉说当年的繁华。难怪世人誉称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对此是这样记载的:河口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茶行林立,全国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许多茶商就在河口收购茶叶,不再前进了。河口为红茶贸易一大市场。中国各地商人都到河口购茶叶,或者把茶叶运往其他各地。河口作为全国、世界红茶(外加纸)贸易中心一直兴盛了近三百年历史。  直至鸦片战争以后,印度茶叶进入中国市场,加上五口通商,由河口销售世界茶叶的繁华时代才逐渐衰减。至民国初期,茶叶贸易略有增加,年销河红三万箱(约1.5万担)。河红茶贸易的衰减,制作红茶的茶师们为了生计分赴浙江、福建、湖南、广东、上海等地制茶、传艺。他们被茶界称为河口帮茶师。时至今天,茶界同仁仍说河口茶市通天下,河帮茶师遍全国。  如果说整个十八世纪欧洲运往中国购买红茶的白银多达1.7亿两,那么当时的河红茶,或者说经河口加工后的红茶,抑或说经河口转销到欧洲市场的红茶绝对不止占三分之二还强。  河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历史,并带动了中国红茶制作、销售,河红茶又是第一次作为世界贸易之华茶,且由河口经销到国外的红茶占绝对多数的地位,因此古邑、世界红茶之都的美誉非江西河口莫属。  欣喜,近年来,铅山县为挽救发掘传统名牌,铅山人在老一辈河红茶茶师传授下,河红茶已重新登陆市场。笔者预祝新一代河红一定会秉承原河红辉煌,重新发扬光大,振兴铅山经济。

福建扩大铁观音茶叶的影响力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竹溪县倾力发展茶叶生产石家庄市福建茶城举办“斗茶大会”福建省坚持大力推进茶叶标准体系建设铁观音清香型特级口感铁观音茶叶清香型一级口感茶叶保存方法大全铁观音茶叶基本成份几种茶叶加工机械操作要领安徽开展出口茶叶质量专项检查茶叶种植的分析福建扩大铁观音茶叶的影响力  

铁观音茶叶的近缘消费现象,一直存在于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一些开始向全国发展的大型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发现,由于铁观音茶叶受到生长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中国茶叶具有地域性,于是在全国范围内,铁观音、红茶、花茶等都有一些著名的产区。在这些茶产区,外来茶种的进入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磨合及适应过程。但是,从整个茶行业的发展来看,多元化的茶叶消费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福建茶企的品牌发展,尤其是铁观音企业的品牌发展,一直都是走在全国前列。要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如何扩大铁观音茶叶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铁观音?  

正山小种红茶协会日前成立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山市桐木正山小种红茶协会日前成立,这是该市成立的首家红茶协会。

正山小种红茶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文化历史。仅产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的地方。在星村镇的协助下,桐木关茶农积极组织申请成立了红茶协会,这给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从种植、生产、流通等领域进行组织协调,促进交流合作,提升品牌等将起到积极作用。桐木村现有正山小种茶山6800余亩。产值达3400万元,年产量170150公斤。拥有知名企业和著名商标的大小茶厂近百余家。目前这些企业都已加入正山小种红茶协会.

福建寿宁:返乡农民种起铁观音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春天来了,在寿宁县托溪乡八定岔村的山头上,32名返乡农民工一天之内种下25000多株金观音、铁观音茶苗。看着原本长草的荒地,如今变成茶园,承包茶山的农民范岩金开心地笑了。

八定岔村早年有一个集体茶场,面积128亩,前些年随着农民大量外出,这个集体茶场也因此荒废了。去年,独生子女户范岩金用向政府申请的计生贴息贷款及多年积蓄下来的12万元资金,把荒废茶山全部承包下来。从去年的9月份开始,范岩金从附近的村庄招收30多名农民工,把荒地开垦出来、机耕路也修建起来。返乡农民余新延在他的茶山已做了100多天的农活,赚到6000多元。他说,在家里也有钱赚,还可兼顾到种田,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当地政府为鼓励返乡农民创业,为范岩金联络新品种茶叶金观音、铁观音苗木,并送到山上,还支持他1万元补助款。范岩金开垦出来的128亩茶山,预计需种植新品种茶苗64万株,目前已种下30多万株

正山小种红茶办公室简单冲泡方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92冬日,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久坐不动,手脚发冷。此时,来一杯热腾腾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何等的舒服、惬意。以下为您介绍正山小种红茶办公室简单冲泡方法:1、首先准备一个杯子,将正山小种茶叶放入杯中;2、加少量开水,摇动后快速倒去,以醒茶及清洗杂质;3、再加开水,冲泡1-2分钟即可饮用,也可倒入小杯中饮用,可连续冲泡7次以上。

福建实力铁观音茶企全国扩张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正山小种 | 评论:0人 | 浏览:

  Cp>  10月23日,理想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赞助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事项进行新闻发布,并全面介绍了理想茶行体育营销、娱乐营销并举的扩张战略。

  茶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尚未全面完成市场整合的行业,再加上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扎堆掘金。国内茶叶市场陆续出现了数十个地方乃至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细分趋势明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市场细分上看,竹叶青、七彩云南等占据了茶叶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而天福则主攻茶食品,占领普通消费市场。在地域区分上,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等各有自己的主要阵地,并互有渗透。在铁观音茶企中,实力雄厚的有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理想茶行、中闽魏氏、华祥苑等,而正在崛起的则以裕园、富源、冠和等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