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印度也有类似的,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他们把茶放在了第一位。大多数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点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脸不漱口,一杯红茶加奶是一睁开眼就要的。至于上午茶、下午茶和晚茶等名堂众多的茶点时间,频繁准确地让人不带表都不会误事。
相比起中国,印度生产茶叶的历史并不长。可是到了今天,印度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家之一,年产量超过920,000吨。 印度拥有许多世界主要茶叶产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Darjeeling(大吉岭)和Assam(阿萨姆)。阿萨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红茶产地之一,印度茶叶的80%产自阿萨姆地区。而大吉岭则是世界上最好的红茶产地,占印度红茶总产量的2%。11月11日
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茶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逐渐被各民族接受并成为普遍嗜好,这个过程经历了近1500年。有确切的文献可以证明,茶叶及茶文化向域外传播始自唐代。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第二,在中心-边缘的地缘政治秩序格局中,茶从“文化高地”流向“文化洼地”。唐代,中国位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化的营养。11月11日
六大茶类之白茶特点和制作工艺介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是中国的六大茶类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白茶的特点和其制作工艺。
白茶特点: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所以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叶底嫩、芽头肥壮、汤色黄亮,冲泡后品尝滋味可口鲜醇,还能起到药理的作用。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牡丹、银针、贡眉、寿眉等,其中白毫银针那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其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白茶制作工艺: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采摘、萎凋、烘干、保存,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11月11日
什么是红碎茶_我国的红碎茶有哪些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经一百多年的发展,红碎茶已成为当今世界茶叶市场标准化生产的主流产品,是一种普及的大众饮料,业内又称分级红茶,是国际市场贸易的主要品种
(占80%以上),也是最大宗的消费茶品。红碎茶始于1876年印度人乔治·里德发明切茶机将条形茶切成短小而细的碎茶而正式面世,目前普遍采用技术改进后的C﹒T﹒C加工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线主要在云南、湖北和湖南。那我国的红碎茶有哪些 我国的红碎茶有哪些?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红碎茶”为代表的“二套样”(即国家标准样)的品质特点是色泽棕润,颗粒重实汤色红亮,香气新鲜高锐,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明。是我国红碎茶品质全面、质地较好的一种。部分高档产品,如英德红碎茶的香气接近印度茶,而且“中和性”强,适合于品饮时拼和使用。11月11日
山东人饮茶习惯地域性明显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随着国内物流发展和各地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六大茶类近年已经齐聚济南,并通过茶叶批发市场销往山东各地。
过去,大多数济南人还爱喝大方茶,尤其偏好茉莉大方。大方茶产于安徽省歙县,此地有座海拔较高的山叫老竹岭。大方和尚去世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把当地产的茶叶叫做“大方”茶。大方茶分为“花大方”和“素大方”,没有窨制花的叫“素大方”。在以青岛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天不太寒冷,气候也不干燥,过去百姓喝茶总量不如山东北部和中部。据悉,这一带人的口比较轻,过去人们主要喝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珠兰花茶比茉莉花茶滋味更醇和,不浓烈,甚至当年闻不到香味,越陈越香。11月10日
山东举行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3月29日上午,“南茶北引”60周年纪念活动研讨会在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举行。山东将于5-6月在全省各产茶区开展“南茶北引”60周年宣传月系列纪念活动。
“南茶北引”源于毛主席的提议,并由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变成现实。1954年,谭启龙到任山东前,毛主席曾说,“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并建议谭启龙“在山后多种些茶”。1956年,谭启龙决定在山东种茶,最初引种地被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山东虽有适宜的土壤,但让茶树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却很难。“当时农林部门几乎没有懂种茶的,第一批5000株茶树苗全部冻死。”历经多次失败,1965年,青岛中山公园当冬青种植的几棵茶树成活。不断地摸索和改良后,1966年,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