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红茶菌_把茶做出一个新高度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红茶菌又叫海宝、胃宝,即是因红茶菌的菌膜酷似海蜇的皮被称为海宝,又由于红茶菌这种酸性饮料能助消化,以及医治多种胃病又被称为胃宝,看来红茶菌真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养生红茶,这还需求我们了解的即是红茶菌制作方法有啥,然后可以在家自个制作红茶菌,下面主要给我们介绍的即是对于红茶菌制作方法有啥  红茶菌是由红茶、白糖及水酿造而成。而红茶质料又可以用绿红茶、乌龙红茶、苦丁红茶、花红茶等代替,白糖亦可以用蜂蜜、冰糖等替代。

第一步、首先按份额把红茶叶,洁清水,白糖称取(以500克/毫升水,配2.5克红茶叶及50克白糖);此外,洁净的玻璃罐子一个或多个。

四季茶类_各个季节你都喝对茶了吗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太一样,对于四季的变化,在享受它们所带来一切的同时,也要随时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说喝茶。茶乃修生养性之物,不同的季节品饮不同的茶,这个是很有讲究的。

春饮花茶春天,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在富有生命力的春天里,饮一杯花茶,开启新一年的篇章。“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宋祖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将茉莉花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在花茶界,茉莉花茶享有至高的荣誉。所以在春天里,来一杯茉莉花茶还是不错的选择。茉莉花茶,汇聚了茶味之鲜美,集花香于一体。春饮茉莉花茶,可将积压在人体内的寒邪散发出去,使得体内的阳气生发,让人神清气爽。

咸丰老鹰红茶产品在米兰世博会签下销售订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咸丰县奇泉茶叶公司带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场的35公斤野生“老鹰红”茶,以每公斤7000元左右价格售罄,并在米兰世博会中意农业和食品企业交流推介活动中,成功签下1吨的销售订单。

老鹰茶树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二高山地带,树龄大多为几十至几百年不等,当地百姓自行采摘茶树鲜叶焙制成一种民间茶饮,色泽绿黄,如饮甘饴,被评为湖北最受欢迎的十大茶叶品牌、“恩施八宝”及特色硒产品。“老鹰红”茶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富含17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镁、钙、铁、锰、硒等矿物质元素。本届世博会上,“老鹰红“茶凭借原生态、富硒、无公害、有机食品等优势,吸引了不少意大利及世界茶叶爱好者。

做强做大湖北茶品牌_赤壁青砖茶渐受青睐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938188.com茶叶网讯:2015国际茶业大会6日在湖北咸宁赤壁开幕,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甘荣坤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表示,当前湖北正迎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一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做强做大湖北茶的品牌,赤壁青砖茶等一批湖北老字号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美誉度快速提升,湖北茶产业和茶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中外嘉宾,各位茶界朋友,大家上午好!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外交部支持的2015国际茶叶大会今天在美丽的赤壁隆重开幕,首先我仅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对于本次大会给予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是茶的发源地,长期以来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公元758年中国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成为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湖北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种茶、产茶、饮茶的悠久历史,《茶经》著作的作者就是湖北天门人,湖北恩施等地已发现多处千年茶树,今天2015国际茶叶大会举办地就是中国万里茶道的起点,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里的茶叶一路走东口到恰克图(记者注:俄语意为“有茶的地方”),一路走西口到阿拉木图,行程两万多里,销往中亚和欧洲,融入了万里茶道人们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情感记忆,成为各国经贸和友谊的纽带和桥梁。湖北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具有地理资源、产品品质茶文化等居多的优势。

京城的马连道茶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中国大西北的丝绸之路早已名扬天下。而在中国的大西南,则有着一条可同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马帮在这条古道上活动,茶叶从一个商人转到另一个商人手中,茶叶一站转一站,送到世界的另一边。茶叶成为连结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纽带,并形成了一条条无穷无尽的商路。京城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将这条茶马古道延续至今。1996年以前,一条几乎被京城大部分人遗忘且荒凉的街道,如今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五湖四海的宾客纷纷来到这条享有中国特色商业街美誉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购茶、品茶,感受茶文化。品茶赏画聊古玩

宋朝茶叶典籍中关于“白茶”的记载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茶叶知识 | 评论:0人 | 浏览:

  介绍白茶的文章摘引宋朝茶叶典籍中有关白茶、芽茶的论述,如: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②。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朱子安《东溪试茶录》: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日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日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日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日丛茶,亦曰糱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民取以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