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茶叶国内市场稳步增长产销两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8�半年,国内茶叶的产销情况如何,全年的总体趋势又是怎样的,未来资本市场进入茶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先生。

  当前茶叶内销市场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春茶以绿茶为主是国内茶叶主要产能作物。从品种来讲,更加符合国内大众的需求,所以春茶主要是以内销为主。据王庆常务副会长介绍,春茶占全年茶叶全年产量的13,经济总量的23、和经济效益的34。随着国内茶叶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从近年来茶叶的产量和经济总量来看,每年保持在8%的增长率。今年三月份,由于受天气因素影响,推后了春茶上市的时间,时间的推后意味着加工时间的缩短,导致春茶在产量上有所减少。因此,春茶在三月初开盘时,名优茶价格曾一度出现20%-50%的涨幅,好在随着接下来天气的好转,春茶产量增加,价格逐渐趋于正常。总体来说,价格相比往年上涨了3%,但并未影响茶叶市场产销两旺的态势。

上半年宁波地区茶叶出口明显回暖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普洱茶网讯:近日,记者从宁波检验检疫局获悉,截止8月底,宁波茶叶出口量达1.96万吨、货值8284.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6%、32.0%。去年宁波茶叶出口在连续增长10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宁波地区茶叶出口明显回暖,已基本恢复到2011年的水平。

  目前,宁波茶叶出口的主要品种为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其中绿茶(包括珠茶和眉茶)出口达1.9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97.4%;花茶出口达456.6吨,同比增长39.4%,成为宁波地区茶叶出口的新增长点。

  从出口市场来看,宁波茶叶输往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日本、法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非洲是宁波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宁波茶叶出口非洲达1.67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5.2%。

上千年生产历史的普洱茶膏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年生产历史的普洱茶膏!普洱茶膏做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1、普洱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上千年历史的普洱茶膏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年历史的普洱茶膏!普洱茶膏做为云南普洱茶五大系列品种(即普洱团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普洱茶膏)之一,有着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与普洱茶前四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不同,普洱茶膏从诞生之始,就始终深居一隅,笼罩着一种神秘光环,极少被外界所知。即使在当今,云南普洱茶大红大紫之时,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专著与文章层出不穷,可谓泛滥成灾。但仔细研读发现,关于普洱茶膏的介绍极为罕见,即使有,也只局限陈述古人的话语,对其产生、演变、特性、工艺及生产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剖析,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学术空白。

上交大药学院研究证实普洱茶降胆固醇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3E普洱茶的功效是很多种的,目前普洱茶降胆固醇、降血脂的功效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证实,这给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找到了药学根据。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有关专家通过代谢组学试验,研究发现了普洱茶降胆固醇、降血脂的药学机制,从而为此前只限于典籍记载和茶友体验的这个说法找到了药学根据。这个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贾伟等专家完成,是上海交大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合作项目之一。研究成果已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一个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公开发表。

  研究项目参与者、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彭哲介绍,药学典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具有消食、解油腻等功效,其他典籍对普洱茶保健功效也多有记载,但因未得到医药学研究证实普洱茶降胆固醇,社会各界一直存在质疑,这正是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的广云贡饼之美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普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广云贡之美

  李韬

  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往往有茶缘。我们佛教徒说别人永远不能给你真正的烦恼,除了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不安定;而道家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世事大抵如此吧,本来也不抱太大期望,而且是假装积极的应对无心可做。结果这一泡老茶,给了我意境大美。

  因为是盲品,我无从调动脑海里的经历体验。更好的用心去感受吧。冲茶的水并不理想,是郑州本地的深井水,原来冲泡茯砖的时候我很喜欢用,很适合茯砖的味道;可是后来水质变的土腥味越来越大。没办法,我本身还在四处飘零,奈何一瓢饮?趁着烧水,观察干茶。灰褐沉寂,但是依然挺隽,颜色上的孤清掩饰不住铮铮铁骨。等到冲泡,茶汤迅速变成橙黄略红,可是依然通透明澈,仿若深藏千年的琥珀,在宝光黯淡之后温润之气却愈发内蕴。虽然茶汤上感觉到这款茶已经干仓存储十年以上,却仍能感受到易武大树纯料那种独特的香气,浮云流涌的茶气。我用盖碗连续冲泡了十几遍,真是欲罢不能。可是又总觉得和易武纯料茶饼有什么说不出来的不同,一时费解,细观叶底。叶底的持嫩性很好,弹性十足,仍能看出叶片的绿意,间或有红褐的转化。香气是隐隐的粉香和荷香相交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