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七子饼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圆茶是一和圆周饼形的蒸压黑茶包装时每装7块,因此又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又称国茶,是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七子饼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因每7个饼茶包装为一筒,故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

功夫茶具冲泡七子饼茶的步骤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因时尚而老去,每天冲泡一杯七子饼茶,健康、营养常相有,现在我们来学习功夫茶具冲泡七子饼茶的步骤。

网友还会喜欢的七子饼茶文章:多方面介绍七子饼茶的制作方法喝七子饼茶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从几个方面了解七子饼茶可以减肥吗(点击进入更多的七子饼茶宝贝推荐)冲泡步骤1:选器普洱七子饼茶冲泡,最好就是选择腹大的茶器,因为容量大的茶器,可以避免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冲泡步骤2:投茶像七子饼茶这种,取茶叶一般都要用茶刀撬开,投茶的时候,一般是一泡茶的干茶分量,大约是占茶器的五分之一,稍微的没过茶器低即可。网友还会喜欢的七子饼茶文章:

凤山老茶饼-357g七子饼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Cp>  【宝贝名称】:凤山老茶饼-357g七子饼

  【宝贝厂址】:滇红集团凤庆茶厂

  【储存方式】:在通风、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干仓条件下储存

  【生产工艺】:09年生茶

  【价值功效】:减肥、降血压、助消化、收藏升值...

  【宝贝简介】:宝贝原料采用凤庆(著名的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用传统制作工艺(纪念滇红滇红成立70周年)精制而成,牛年饼具有香味浓郁,滋味浓醇回甘,汤色红黄明亮,叶底匀嫩之特点。宝贝采用传统的竹叶包转,易于干仓自然陈化,是一款值得作为收藏的普洱之作。

关于普洱七子饼茶的几种说法7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普洱七子饼茶的几种说法!普洱七子饼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每片重量为357克,而对于七子饼,有着不同的说法,下面跟随小编去详细的了解一下。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关于七子饼茶的由来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又称圆茶,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故名。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呈圆饼形。

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青睐。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献到宫里,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

关于“七子饼茶”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传说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七子饼茶 | 评论:0人 | 浏览:

  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一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毋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枯(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枯,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一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取名哈尼(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八个儿女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俗话说儿多父母苦,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穷人命贱,虽没吃没穿,但儿子们个个身体壮实,小女哈尼也长得如花似玉。看着孩子们个个乖巧,夫妇俩十分高兴,但毕竟家境贫困山林田地甚少,收入甚微,养家糊口十分困难,眼看七一女都到了谈婚嫁的年龄,父母脸上的笑容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