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价格,铁观音茶叶价格表_安溪铁观音茶叶网:批发联系QQ:287588788 电话或微信:13645938188 苏小姐
![]() |
![]() |
![]() |
![]() |
大众铁观音 | 雅韵铁观音 | 满口香铁观音 | 粒粒香铁观音 |
市场价:¥90元以上 | 市场价:¥150元以上 | 市场价:¥190元以上 | 市场价:¥250元以上 |
茶农价:38元/500g | 茶农价:65元/500g | 茶农价:88元/500g | 茶农价:116元/500g |
![]() |
![]() |
![]() |
![]() |
嘴留香铁观音 | 一级铁观音 | 高山铁观音 | 飞仙铁观音音 |
市场价:¥260元以上 | 市场价:¥270元以上 | 市场价:¥380元以上 | 市场价:¥520元以上 |
茶农价:135元/500g | 茶农价:150元/500g | 茶农价:188元/500g | 茶农价:258元/500g |
![]() |
![]() |
![]() |
![]() |
鲜香铁观音 | 珍品铁观音 | 精品铁观音 | 御品铁观音 |
市场价:¥660元以上 | 市场价:¥810元以上 | 市场价:¥1000元以上 | 市场价:¥1180元以上 |
茶农价:330元/500g | 茶农价:420元/500g | 茶农价:530元/500g | 茶农价:650元/500g |
什么是玫瑰花茶?玫瑰花茶有哪些功效?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玫瑰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瑰花茶的工艺】玫瑰花采下后,经适当摊放,折瓣,拣去花蒂、花蕊,以净花瓣付窨。广东玫瑰红茶实行单窨,下花量为100公斤茶用10-16公斤花;福建玫瑰绿茶两窨一提,总下花量为100公斤茶用50公斤花;九曲红梅一窨一提,用花量为20公斤。【玫瑰花茶的功效】玫瑰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对于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玫瑰花茶的茶文化】玫瑰(Rrugosa):落叶灌木,茎密生锐刺,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成倒卵圆形,上面有皱纹,夏季开花,花单生,紫生色至白色,有浓郁芳香,花及根可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作用。玫瑰窨制花茶,早在我国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校的《茶谱》中就有详细记载。我国目前生产的玫瑰花茶主要有玫瑰红茶、玫瑰绿茶、墨红红茶、玫瑰九曲红梅等花色品种。
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六安瓜片的真正产地的安徽省的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高,故又称;齐云名片。而之所以称;六安瓜片,主要是因为金寨和霍山两县旧时同属六安州。这个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充足,具备了良好的产茶自然环境。更为奇特的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六安瓜片,简称片茶,产于皖西大别山地区,其中以安徽省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所产的最佳。这种著名的绿茶片茶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现在也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云瓜片。六安瓜片早在唐代就已闻名,李白有;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代以前已为贡茶。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其外形像瓜子,呈片状,故得名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岭蝙蝠洞所产的茶质最佳,称为;齐山名片。六安瓜片是绿茶类的名茶。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六安瓜片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成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 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六安瓜片的工艺性】 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以采;开面上端一芽三叶为宜,可略带少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先摘下第三叶,再摘下第二叶,然后摘第一叶,最后将芽连同上部嫩梗与下部的粗枝或第四叶拆开,同时作了精细分级。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在于把叶片炒开。最后烘焙工序是在炒至萎凋状态,叶片柔软后,及时出锅进行烘干。每次烘叶量仅2--3两,烘至色泽翠绿均匀,白毫显露,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贮存。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征】 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茶品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用开水沏泡,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尤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又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窍散风等功效。 【历史】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沉荷(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明清时代均为贡品。慈禧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瓜片14两。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另外,《红楼梦》、《太平天国》等书中也有记载。;浙杭龙井、徽六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在清代;六安瓜片为贡茶。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常把它作为款待外宾的佳品。直到现在,国家各种各级评茶机构,仍把六安瓜片列为十大名茶之一。1949年后列为全国十大名茶。 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常把它作为款待外宾的佳品。据周恩来总理的卫士乔金旺回忆,总理病重期间,有一次突然提出想喝六瓜片茶,办公厅的人费了很大周折,才满足了他老人家的心愿。喝过茶后,总理解释说,抗战初期,新四军军长叶挺曾送他一大筒六安瓜片茶,喝了这种茶,就好像看到了叶挺将军。可见六安瓜片在两人心中的位置。 在齐云瓜片中,又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瓜片为名品中的最佳,因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所以这里的瓜片最为清甜可口。但由于产量的制约,很多茶客对;只闻其名,未见其容。六安瓜片的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冲泡后,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窍散风之功效。如此优良的品质,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精细考究的采制加工过程。瓜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致电立夏之间,较其它高级茶迟半月左右,攀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或四叶;梅片,芽制;银针,随攀随炒。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仅烘片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然后趁热密封储存。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色香味俱佳,是瓜片茶中的珍贵品种。 【特点】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在我国名茶中独树一帜,其采摘、扳片、炒制、烘焙技术皆有独到之处,品质也别具一格。其产制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就目前生产规模和技术精熟程度而言,则为许多名茶所无法相比。为了充分利用扳片后的鲜叶资源,金寨县的茶叶工作者新近又将制;针把子的芽尖,创制成一种眉形、颖秀、显毫、翠绿、鲜润的新名茶――;齐山翠眉,在1989年农业部西安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名优茶。六安瓜片的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约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生产的传统采制方法,生产技术和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这种独特的采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 【制作工序】 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其独特处是无法用机械,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工具是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炒制时,每次投鲜叶100克左右,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笼投2―3斤,烘到八九成干时,拣去黄片、漂片、红筋、老叶等。拉毛火的后一天开始拉小火,每烘笼投叶5―6斤,火温不宜太高,烘到足干。拉老火,场面很大,木炭通红,火焰冲天,两个人抬着烘笼烘上3―5秒钟.拾下翻茶,如此这般,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桶密封。这样,六安瓜片就形成了特殊的色、香、味、形。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炒制工序祥解】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熟。生锅温度100℃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我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茶史追溯 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清代曾列为贡品,慈禧太后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瓜片14两。关于六安瓜片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茶梗,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好评。其他茶行也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位茶农,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蜂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因制成茶叶外形顺直完整,形似葵花子,故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还有一种说法是,齐头山附近有一户姓祝的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常以土产孝敬袁世凯。袁酷爱饮茶,但其时当地所产的绿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精心炒制,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高价收买,于是茶农纷纷仿制。新茶登市后,逐渐脱颖而出,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爱,发展为全国名茶。 1982年,在全国名茶评审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 名茶鉴赏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分名片和瓜片1~4级,以名片为最优。六安瓜片茶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茶肴美食 瓜片莲子汤 用料:六安瓜片茶5克,莲子40克,冰糖20克。 制法:1、莲子加水400毫升,煮熟。 2、大碗中放入六安瓜片茶和冰糖,放入刚离火的莲子汤,加盖闷3分钟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汤清,叶绿,莲子白,茶香,莲子香,清甜适口。 [瓜片识别]瓜片茶应洁净,品质正常,无梗、无芽、无劣变、无异喷水,不含有非茶类杂物。
瓷器茶具与陶器茶具的区别介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陶与瓷都是以土为本体语言的艺术,但两者之间也有不同点,陶与瓷的基本原料是相同的,古人说:;陶之精者,谓之瓷,下面详细介绍瓷器茶具与陶器茶具的区别。 相比之下,瓷为精纯的白色,无吸水性,具透光性,所以形容景德镇的瓷器为:薄如纸,白如雪,声如罄。 陶器则不同,虽也有白陶,但白度不及瓷器,具吸水性,不透光。 瓷器一般都要上釉,陶器却不必;紫砂就是一种无须上釉的陶。瓷与陶各有优劣,都具长短,瓷器高贵、典雅;陶器朴素、亲和;前者如闺阁少女,款款动人,后者似山野村夫,浑然刚健,陶与瓷就象中国的八大菜系,川湘菜系的辛辣与广东菜系的清淡,凭各人爱好。 而瓷器茶具可以泡任何的茶,而陶器茶具更适合泡黑茶与乌龙茶。 以上就是对瓷器茶具与陶器茶具的区别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紫砂壶挑壶攻略――因茶挑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在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类饮茶器皿也层出不穷,其中与紫砂壶尤其紧密,因紫砂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根据科学分析,紫砂壶能保持茶的原味,让我们轻松享受原汁原味的茶。而如何选择适合的紫砂壶呢?有一个方法是根据茶来选择。绿茶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是我国茶叶产量中最多的一类。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所以要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砂壶:
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壶型: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不同水温冲泡菊花茶有何区别?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菊花茶 | 评论:0人 | 浏览:
茶因其宜人鲜爽的口感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冲泡菊花茶的时候最好用刚烧开的水,有些饮水机烧的或者水温低的话泡出来的颜色和味道就要淡,还有水的多少和花放的多少都有直接的关系。
菊花茶亮黄色变绿色,属于正常现象,尽管放心饮用。白色菊花茶浸泡久了,将其中所含有的叶绿素,花青素(这类花色素属水溶性色素)浸泡出来,从而导致变色。另外,可能用水的温度没有掌握好,菊茶一定要用沸水冲泡。花青素的颜色会随着酸碱值而变,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颜色范围从红色、粉红色、紫色到蓝色,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所以全国各地的水质不同,菊茶也因此会呈现亮黄色转而为绿色,蓝色等,均属正常现象。黄山毛峰专访之制茶的工艺流程及泡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黄山毛峰 | 评论:0人 | 浏览:
昨天的文章整理了专访中黄山毛峰起源和历史的一部分,今天继续讲它的产地、加工及冲泡。快来看看小编都挖出了什么料!
小编:讲完历史,说说你的产地吧 黄山毛峰:都有名字给你叫了,黄山黄山,肯定是安徽黄山这一带所产的茶最好最正宗了。那里山高谷深,溪多泉清,生长起来特别舒服……小编:(嘿嘿,长再好还不是要被采下来蹂躏)那采茶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 黄山毛峰:特级的当然是只采一芽一叶初展啦,往下也有采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的。小编:哦,很有讲究的样子呢。采完就该下锅了是吧 黄山毛峰:下锅……一听就是个俗人。告诉你,采完茶,是要先把茶分开摊放,让鲜叶去去水分,不是采完就下锅!而且,什么“下锅”啊,那是“杀青”!如果是炒制的话,就叫“炒青”,比如黄山毛峰。其它的还有“烘青”、“晒青”、“蒸青”,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