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红袍的若干误区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国所有茶中,最有争议的,也许就是武夷山大红袍茶了。争议本是好事,理不辨不明。然而细析争议,多数是因为对茶以及大红袍茶不了解而造成的,现不揣冒昧,将若干认识误区陈列于此:
误区之一:大红袍茶是皇帝御封的。在目前史料以及地方志中,没有任何关于皇帝御封大红袍茶的记载。据武夷山老茶人们所忆,大红袍的前名是“奇丹”,而在白纸黑字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奇丹的记载。唯一可以证明大红袍名称由来的,是九龙窠的摩崖石刻“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吴是民国初崇安县长。至于将吴所题字搬上摩崖,据传是天心寺僧所为。而民国三十二年是公元1943年,其时还有什么皇帝呢?品鉴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方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名茶大红袍外形紧实条索,色泽鲜润绿褐,冲泡后,香气馥郁略带兰花香,汤色明亮橙黄,叶片红绿相间极赋绿叶红镶边的美感。品鉴大红袍可从色、香、味、形及冲泡次数进行判断。
品鉴方法1、色泽大红袍干茶新茶色泽油润略带宝色为佳品;陈年茶色泽油润深褐的为佳品。大红袍推荐,点击图片进入!!品鉴方法2、香气上品大红袍香气郁清爽,深吸入后,能从鼻腔呼出幽幽的香气;足焙火制的大红袍属熟香型,以果香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制的大红袍属清香型,以蜜桃香及花香为上品。大红袍推荐,点击图片进入!!品鉴方法3、滋味解读:世界茶王--大红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大红袍 | 评论:0人 | 浏览:
友人开谝:说大红袍价格不菲;说大红袍味道绝佳;说大红袍母树由若干武警昼夜持枪看护;说大红袍身世和武夷山船棺一样扑溯迷离;说大红袍母树由若干武警昼夜持枪看护;说大红袍营养保健防病治病云云。我曾兼任太原某茶叶批发市场老总,与茶商、茶客、茶叶、茶具厮混过四年,且亲身经历过不久前的普洱茶炒作风潮,故作出几分深沉状,边品啜,边审视杯中汤色、叶片及那与众不同的;香烟型包装。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惊叹这款大红袍礼品包装的同时,我发现了盒上印制的;福建玉记一行小字。于是,有了我和厦门玉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专问答,有了如下和盘托出的文字。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问:大红袍产于何地?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答:大红袍产于中国福建武夷山,那里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示范保护区。大红袍母树仅存几株,有300多岁了,现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的高崖峭壁间,已被国家封存保护,不再采摘。如今市场上见到的大红袍,包括我们玉记茶庄经销礼品装大红袍,是茶叶工作者依赖无性繁殖的科学技术,精心培育的第二、三代产品。假设有谁说他经销的母树上的大红袍,切勿轻信。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问:大红袍名称由来? 答: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究竟是谁给它起的名?为什么偏偏叫这个名?众口不一。我在家乡听到的至少有四种传说:;皇后治病说、;县丞祭茶说、;猴子采摘说和;状元报恩说。 ;皇后治病说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离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依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条件,从皇后;突然得病到找到;大红袍治好病,起码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县丞祭茶说也十分牵强。武夷山虽然自古有祭茶的习俗,但县丞作为七品小官穿大红袍祭茶也不符合封建社会严格的着装礼制。 ;猴子采茶说更是藐视了武夷山人的智慧。大红袍虽然生长在岩壁上,但不至于高不可攀。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的山民就能把船棺安到几百米高的悬崖上,何况区区几十米岩壁。 经过专家学者考证,;状元报恩说最令人信服:说的是明朝初年一举子,赶考途径武夷山,中暑昏倒在路边,被九龙窠附近的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药为他治疗。举子病好后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叮嘱他用红袍披盖茶树,以表谢恩。;大红袍故事从此不胫而走 问:大红袍营养多少? 答:茶,最早是被古人当作药来利用的。翻阅现存的历史中医典籍,至少可以总结出茶的二十余种医疗保健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茶叶专家和保健医药专家借助严谨的科学仪器,早已检测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名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三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任何植物的营养价值离不开它的存在环境。大红袍的生长地武夷山是地球上发育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峰岩、地表发赭红色。这跟当地岩石、土壤中的铁元素长期氧化有关。武夷山表层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加上它所处的经纬度、海拔、气候及种苗遗传基因等特殊条件,使大红袍的药效作用更为医学专家所重视。大红袍茶中的化学物质如茶多酚、生物碱、脂多糖等非同寻常,其多神药效成分相互补充,综合协调,具备防癌抗癌、降低血糖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消炎抑菌、防辐射、助消化等多项功能。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大红袍毕竟是饮料,品质较好的大红袍虽然具备一定的保健医疗功能,却取代不了纯粹的药品,不可盲从、迷信。喝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茶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物质营养,而且有精神、文化及诸多的情趣。 问:大红袍如何制作? 答: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制作工艺独特、复杂而又讲究。一般的制作流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最后成型的叶瓣呈现出;三分红七分绿,俗话称为;绿叶镶红边,红的部分实际上是发酵部分。现代人为了追求产量、效率,也有采取机械烘焙,而高档的大红袍都是手工制作,茶师的经验、技艺与成品茶的品质差异十分明显。 顺便说几句,我们玉记的合作伙伴崇安岩茶厂种植基地位于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母树脚下,其茶园土壤、气候等条件与母树极其相似。我们经销的中、高档大红袍,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我父亲、叔叔都是制茶出身,他们对传统工艺很有感情,宁肯多花一些人工成本,也要保持大红袍的品质,说一千,道一万,毕竟是;世界茶王嘛,质量次了,不仅伤害了大红袍的名气,也砸了我们玉记的老牌子。 问:大红袍怎么冲泡? 答:自从我们玉记经销的大红袍上柜台后,几乎天天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想简单就简单,要复杂很复杂。简单些:和饮用普通的乌龙茶一样,将茶叶放进瓷碗、玻璃杯或紫砂壶,再冲入九十五度以上的开水,即可饮用。 有条件、有时间、讲究点的,采用功夫茶冲泡的方法:(1)先在小盖碗里放置510克茶叶;(2)冲泡的水要沸滚,随烧随泡;(3)注水时要;低斟高冲,壶口与盖碗保持一段距离;(4)注水后刮去茶汤上面的浮沫,再加盖;(5)一般515秒出汤,喜欢喝浓茶的泡的时间长些,喜欢喝淡茶的则出汤快些 问:大红袍味道如何? 答:说老实话,连我都没有喝过大红袍母树上的茶。只是听品尝过的长辈们讲,茶汤金红透亮,滑顺不苦;浓浓的香气略微带点焦味。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纯商品大红袍,是武夷山茶科所所长陈德华先生采用无繁殖方式培育出来的二、三代产品,它的茶汤冲泡出来金黄或橙黄,带红,清澈晶亮。针对北方消费者,大红袍的口感有一个接受过程,如同咖啡、可乐、铁观音刚出现时某些人的不习惯,渐渐走近它、欣赏它,便会离不开它。我刚刚接触它,感觉它的香气不如花茶扑鼻,也不如绿茶芬芳。入口品尝,开初有些淡淡的焦糖香,随之感觉浓浓的桂皮或姜辛香,三、四泡后,香气转成幽幽的兰花或水仙花香。大红袍的香气,相对别的茶叶沉郁、悠长。刚喝时醇滑,有点微涩,很快两颊生津,满口回甘。大红袍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茶汤相当耐泡,五六水后,仍然保持甘醇鲜滑,回味特长久。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已跨越了满足温饱的时代,不提倡大碗解渴式的喝茶。我们要讲究生活质量,追求时尚品位,寻找文化情调。如果有空,约几位同事、好友,围成一桌,小口细细品啜,不但能品出大红袍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品出其得天独厚的岩韵。一回、两回、一月、两月,日久天长,你就是茶叶鉴赏的专家,相信自己的感觉,谁也休想忽悠你。 问:大红袍感官指标? 答:这个问题提得极专业,也及时。我们已经步入了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国家对涉及百姓生活的产品把关极为严格,包括大红袍在内的武夷岩茶,早就有详细的感官指标。 先说大红袍外形:要求看上去条索紧结、壮实、稍微带一些扭曲;色泽油润,叶片必须匀整。 再说大红袍的内质:要求它香气发锐,浓长或幽香清远;岩韵滋味明显、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余香;汤色橙黄、清澈艳丽;泡过的叶底也要求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问:大红袍价位高低? 答:你这句话把我问住了。大红袍说贵,贵得吓人;说实惠,相当实惠。比方说大红袍母树,只有那么几株,充其量能采多少?一般人很难喝到,何况现在国家已经封存。史书上记载,当初武夷山的大红袍一两值一百两白银。1998年大红袍拍卖会上,20克从母树上采制的茶叶拍出了15.6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堪称世界之最。 第二、三代大红袍,由于其独特的品质、有限的产量和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保健功能,价格相对比普通茶叶偏高,但相对于当前炒作很火的普洱茶、铁观音,它的性价比又极为实惠。据有关部门2007年市场调查,每500克大红袍在产地的零售价格为200元5000元之间。 问:大红袍怎么购买? 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买贵的,只买对的。大红袍,同所有茶叶一样,作为一种历史最长、最具生命力的绿色饮料,是整个人类选择的结果。如今嫦娥号卫星都上了天,我们的生活质量肯定要节节上升。可大家别忘了,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时代,大红袍来了,带来一种全新的保健养生理念。高兴之余,别忘了冷静、理智。 这里,我想先跟大家回忆一下去年刚刚消失的普洱茶风潮。按说,我是一个茶商,我下属的几十家茶店也出售普洱茶,我应该对炒作也罢、宣传也罢的普洱茶风潮持肯定态度。可是,我除了商人以外,还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要说真话,要讲实话。包括茶叶,任何商品的功能,定价都要讲究诚信,都要有道德的底线,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这个理。 我们玉记茶业的产品获过多项国内外大奖,有人对当今商品的获奖持疑惑态度,我不作解释。但是,大家别忘了,茶叶是食品,是要入口的,你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至少要选择一些够规模厂家的产品。许多大店铺、百年老店十分重视信誉,绝不允许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一斤假冒伪劣产品撵走一批老顾客。我们玉记是首批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的茶叶企业,也被国家权威部门授予;中国市场知名品牌。我们与武夷山崇安岩茶场联手制作的大红袍味道怎样?品质如何?消费者自有公论。 最后提醒消费者,要买大红袍,首先拒绝;三无产品;买有品牌的,买带包装的,买有厂名厂址、注册商标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志的;先少买一些,买价位适合的。这样,自己饮用饮得放心;招待宾朋待得真诚;送礼真正送去一份健康。
名枞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的声誉,可谓是;茶中之王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使岩茶爱好者对它充满了好奇心,早年坊间就充斥着各种传说。有的说:茶生在绝壁,人莫能攀,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饵山猴采之。还有的说,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峭壁间,风吹叶堕,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当地还传说大红袍为岩上之神所有,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可自顾,无需人管理。有偷窃者,立即腹痛,非弃不愈,因此系神所栽,凡人不能先尝。
大红袍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巧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滴落,滋润茶地,随水流落而来的还有苔藓类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在中国所有名茶中,最神奇、最有争议的也许就是武夷山大红袍了。
在民间传说中,大红袍具有奇特的功效,治过皇太后的鼓胀病,也治过状元的感冒症,所以,它就成了皇帝亲口御封的贡茶。为了保护这稀世珍宝,多年来,一直有专人甚至有部队看守着。而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传说一传再传,于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红袍就变成了神。高耸在崖壁上,蒙着一层神秘的光圈,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由于茶青的来源不一,采摘的时间不一,做青技术不一,每一个制作环节包括烘焙火候的掌握,都有可能影响到成品茶的质量。所以尽管是同一个茶厂,每一批生产的成品茶,质量都不一。而市场上对商品茶的质量要求,却是有标准的。为了保证商品茶符合市场标准,就必须将不同批不同质量,不同特点的成品茶,进行科学拼配。当然,这种拼配,需要相当的经验与技术。而在不同品种间进行拼配,技术的含金量更高。随着大红袍名声的不断扩展,市场上难免出现假冒伪劣质产品,因此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为了保证大红袍商品茶的质量,武夷山市政府根据专家的意见和消费者的要求,申请了包括大红袍在内的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并且制订了强制性的大红袍感官质量标准;同时,对武夷山茶叶市场进行整顿,实行上市审批和茶叶专销点制度。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大红袍的声誉,使大红袍成为武夷岩茶的著名品牌。我们知道,拼配的优势是多种原料的互补与加成,但劣势也正源于此同时造成醇度的下降。我们也知道,拼配大红袍源于用多种常见茶拼出类似纯种大红袍的口感,也就是说是一种模拟大红袍。我们还知道,2006年大红袍母树开始禁采(再采就要逝世了),最后一次拍卖母树茶,一克单价一万元以上。
同样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也很多。所谓的那几棵母树大红袍(好像岩壁上那几棵树原来叫做奇丹吧)是真正的大红袍吗(质疑的人很多,而且多是大牌专家)?我们不知道。有性繁殖也好、无性繁殖也罢,种出来的纯种大红袍与母树茶的相似性有多大?我们也不知道。纯种大红袍与拼配大红袍的相似性有多大?我们还是不知道。综上所述,套用个流行语:不要迷恋大红袍,大红袍是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