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
-
湖南的茶馆为何与普通市民疏离的正文:
茶馆,是以饮茶为中心的动场所。从清代到民初,长沙成为湖南茶叶转口贸易的主要城市,当时长沙的茶馆业出现了“一去二三里,茶馆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品茶”的兴旺景象,有“江南茶馆”的美誉。
但是今天长沙茶馆的兴盛,不亚于当年,湖南省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楼估摸二十余万家。但是却成了一壶烧不开的“茶”,对于这种经营吃紧的局面,归结原因为“八项规定”“三公消费被禁”的政策气候引起的一场“重感冒”。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茶馆消费总是不明不白,一般自掏腰包的消费者,不敢进茶馆、不敢点茶水,是重要原因。,一泡茶,大约50克,就是168元。随便就花了近千元,加上一些小茶点,真说不出茶馆里的茶,与自己平时喝的三四百元一斤的茶叶,有何区别?感觉有点冤,又有多少普通消费者,舍得这样去喝茶 消费模式的改变将茶馆业带向寒冬。从90年代到现在,茶馆消费由不怕价格高、只怕没好茶的基准、追名的模式,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以及程度的提高,茶作为日常基础生活之一,与政策小气候相遇,让茶馆业得了病,还病得不轻。湘茶文化定位模糊,与普通市民疏离,导致茶馆行业对于小气候过于敏感,才是根子原因。要说这茶馆也是有地域歧视的,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中的一件,比如福建人,把茶当作生活必需品,聊个天、谈个生意、串个门,都是先敬一杯茶。而湖南人把喝茶、品茶、买茶作为一件挣面子的事情,赶着往高上大去发展,政策环境有调整,公款消费部分减量之后,整个行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面临不上不下的尴尬。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4531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