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07日
-
一个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产业链:中国茶产业的正文:
茶叶产业链的重心,已从传统的一产领域延伸到了二产甚至三产领域,茶叶从种植、加工到后期销售乃至和下一步继续延伸的文化、旅游等内容都出现了有机融合,谁能把握趋势,谁就先跑赢市场。
其实一直以来,在茶行业最习以为常的做法,是种植端(茶农)、生产端(茶厂)和渠道端(茶商)各自为政,很少出现有某家企业控制全产业链的情况。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渠道商,他们并不参与种植,只是从茶农手里购买茶青,然后交给工厂生产制作,或者干脆直接从茶厂手里购买茶叶。这样的形势既说明中国茶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又暗示现行的茶叶质量体系下隐患丛生:因为生产与销售脱离,造成了生产源头缺乏切实有力的监督,茶叶产品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中国茶业进步的绊脚石。因为茶叶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质,而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其品质的最关键之处就是安全性,如果这一条件不满足,其他任何都是空谈。但是这种现象并非一日之寒。因为在目前的茶叶产业链上,只有渠道商最赚钱,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利润,其次是茶厂,而位于源头的茶农能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是属于最不赚钱的环节,但就是这一环节,直接决定着茶叶的质量和品质。经济利益正极大考验着靠天吃饭的中国茶农的道德底线,各种不择手段的行为背后所反映的,正是茶叶产业链的不健康和不完整。
鉴于此,国内有不少企业和企业家都开始反思这一问题。在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称的杭州西湖龙井产地,就有一家名为山地茶业的企业正着手于实践。
杭州山地茶业董事长刘志荣,有十年的医药行业工作经历,作为浙江大学的EMBA校友,他的思维高度活跃。在他看来,西湖龙井是一面称得上无价的金字招牌,必须要对品质进行百分百的控制和监督,才谈得上传承和发展。若让其品质完全依赖于茶农的生产态度,将导致操作不可控,西湖龙井的品质也会好坏不一,市场陷入混乱。
那么要如何做?如何才能符合西湖龙井品牌的未来追求?刘志荣决定以制药的流程化和质量控制手段来为茶叶生产把关,让茶叶也和药品一样,拥有专属的身份标签,借此来追溯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确保其品质的安全。也就是说,他要从源头开始控制监管品质,打造西湖龙井茶的一条全产业链。
于是乎,在山地茶业坐落于杭州西湖龙井优生区的1200余亩茶园里,开始实行规模化的科学管理。在山地茶业的茶园里,从茶树的栽培开始,各个环节都有行业的权威部门跟进进行认证,所有信息均记录在案,以确保原叶的品质。山地茶业还出资与茶农一起成立了合作社,使茶农种植的茶叶接受其统一管理,销售环节则主要由山地茶业通过品牌化集中运作。在技术层面上,山地茶业首创了国内先进的FNIT原叶茶包技术,独创性地研发出了原叶茶的全自动微量充氮分装技术,利用全自动茶叶充氮微量分装机,高效、清洁地一次性完成茶叶的称量、充氮和分装。这样生产出的充氮西湖龙井能保存完好,彻底解决了西湖龙井茶易变质、难保存、不便运输的难题。
到如今,成立才短短数年的山地茶业,已成为首家资本化、产业化运作的西湖龙井茶企业,其生产的西湖龙井共分为七个品级,分别按照原叶品质、炒制手法和产地加以区分。山地茶业的这套分级标准还被浙江大学茶学会采用,成为学会的新教学标准。因此可以这样说,山地牌西湖龙井正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经营。
说到全产业链,记者有话要说,有以下几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首先企业发展的侧重点在哪里,有哪些是企业在产业链中掌握的最优势部分,还有产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在哪里,这些都要目标清晰。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消费趋势层出不穷,作为品牌企业,一定要把握整个社会在茶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以及流行趋势等方面的变化。最后,企业要对消费群体的整个快速变化有所预估,就是打提前量,让企业来引导消费者而不是后知后觉地跟在消费者身后讨市场。
其实远不止山地茶业,放眼神州,已有相当一部分品牌企业,投入到了对茶叶产业链的重新整合中:在安溪,被视为铁观音企业风向标的八马,早在2001年年底就着手建立可追溯体系,如今在安溪管理着2.5万亩铁观音茶园,这些茶园分布在安溪铁观音最好的西坪、感德、祥华等产地,由自有、合作、协议三种经营管理模式组成,按不同条件分别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和GAP认证,其中有10000亩茶园是农业部GAP示范基地。为保持自身产品的品质稳定、安全又独具风格,八马茶业自2002年开始采用原材料生产供应管理体系,保证原料来源清楚、记录完整,实现追根溯源。
在浙江,来自武义、起步于京城的更香茶业,投资1200多万元改建了3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园区,并经农业部批准设立了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经浙江省科技厅和民政厅批准成立了更香有机茶研究院,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有机茶绿色产业链。
在山东,后起之秀日照碧波茶业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源头茶园的重要性,一直大力发展茶叶基地建设,截至到目前,农户加基地一起有10000多亩茶园,其中,公司自有茶园为1000多亩。与其他中小茶叶企业不同的是,日照碧波从一开始就重视机械化生产,确保标准化和产业化,曾先后投入巨资按照ISO9001、1国际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的标准要求,建设有机茶标准生产车间10000余平方米
种种的种种,都在诉说这样一个道理:今日中国茶业的发展出现了显著变化,中国茶叶产业链的重心,已从传统的一产领域延伸到了二产甚至三产领域,茶叶从种植、加工到后期销售乃至和下一步继续延伸的文化、旅游等内容都出现了有机融合,谁能把握趋势,谁就先跑赢市场。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8期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5933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