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05日
-
东北茶市的“一把火”_的正文:
沈阳,生活着800多万人,是中国特大城市,曾名沈州、盛京、奉天,有着千年的历史。
16日,为期4天的第七届东北(沈阳)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550多家茶企,以及茶具、茶器等茶业衍生产业相关企业参加展销。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茶首次亮相展会,反响强烈。
东北茶人、武夷山茶人如何看待这次展会?记者进行了探访。
“这样的展销,我们盼了十几年”
博览会开幕式刚结束。作为本届茶博会主入口后方第一个展区的武夷山特装展馆,就涌入了大批茶人、访客,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武夷山国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梅方用提前烧好的山泉水,冲泡了一道来自三坑两涧的正岩肉桂。茶汤还未倒入杯中,茶几就被茶客、采购商们团团围住了。
2000年到2003年,虞梅方带着五十公斤岩茶到沈阳销售,茶没有卖出去,多年的积蓄却花光了。“有一次我去茶楼推销,顾客说岩茶是盐巴做的。一时间,经过多年茶道培训的我竟无话可说。”虞梅方说。
彷徨、无助,并没有打败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虞梅方在行李箱里翻出了仅剩的十多元钱硬币,买来面粉,自己做馒头吃。她想,“我们的茶是好的,只是沈阳人对它还不了解。”
好长一段时间,虞梅方就着咸菜啃馒头,一边到茶楼给人培训茶艺,一边传播武夷山的茶文化。经过不懈努力,她在沈阳不仅创办了国为茶业有限公司,还多次被当地政府授予劳模称号,成为沈阳的“荣誉市民”。
披荆斩棘,走出成功之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武夷山茶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御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天明,也是2000年前后从武夷山来到沈阳闯荡的茶人之一。如今,他在这里已拥有9家直销店。为了让武夷岩茶在沈阳接地气,他特地为茶叶换了东北人喜爱的大包装,用锡罐、铁盒包装岩茶、红茶,成为沈阳以及周边地区消费者购买礼品的“老掌柜”。
“虽然,这几年到东北发展武夷茶的茶企茶商在增加,但我们深深感到,单靠一个或几个茶企,茶文化难以聚合传播,不仅不利于东北人了解武夷茶,而且也难以迅速提高武夷茶在东北的市场占有率。”胡天明说,“我们需要一个主心骨,这就是我们的政府。”
“通过这次展销,今后沈阳、武夷山茶业将实现常态化往来,我们在东北抱团发展有了一个载体。这样的展销,我们期盼了十几年。”虞梅方说。
“这样的茶叶,我们视若珍宝”
16日下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茶业协会会长姜竹林来到武夷山馆,品饮武夷茶。喝下一杯陈年大红袍后,他回味地说:“这些年,大红袍在东北的名气越来越响,人们送礼都爱送大红袍,与这清香甘活的美妙滋味不无关系。”
同在茶几品茶的辽宁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玉瀛接过话茬:“为了让大红袍亮相东北茶博会,我们和武夷山茶人努力了十多年,真是来之不易。”
“目前,不论是大红袍,还是肉桂、水仙、金骏眉,在沈阳茶市卖得都很好。”高玉瀛表示,东北人最近十几年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开始接触花茶以外的茶。在六大茶类中,武夷山茶的拼配效果很好,在东北茶市的整体形象也逐年提升,“在辽宁茶业界,武夷山的岩茶、红茶是近年来崛起的新星,必将带热东北茶叶市场。”
在展销会上,来自辽宁鞍山的一支采购团规模庞大。一位私人会所负责人表示,15日他们就从鞍山出来,前来参加茶博会。“乘坐旅游大巴的至少上百人,还有很多人是自己自驾来的。”
随团来的采购商张东升表示,“我们对高端武夷岩茶、红茶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高端大红袍。”张东升接触武夷茶已有十多年,在他看来,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好环境,孕育了无可替代的武夷茶以及茶文化,“辽宁茶人视武夷茶为珍宝的,不在少数。”
“我来自辽宁本溪,今年创办了一家茶企,主要经销武夷岩茶。”辽宁本溪采购商王娜表示,几年前福州的一位朋友给父亲寄了一份岩茶。品饮后,父亲每天都要喝一些,自己也跟着父亲品了几次,觉得不错就介绍给朋友。“这几年,好多朋友都问我要岩茶,我想,与其麻烦父亲的朋友寄来,还不如自己开一家好了。”
“这样的接洽,让我们美名远播”
北方纬度高,天色黑得晚。展销的一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圆满收官。这时,已是北京时间20时许。
清洗茶具、盘点商品、记账入册,回春岩茶厂董事长张回春像是一位老工匠,娴熟地操作着相关事宜。
张回春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专注于“静心做品质,多种梧桐树”,名扬全国的“百年老枞”品牌就创始于他的构思。
“政府、媒体都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公信力是让消费者认识、接受异地茶叶的关键渠道。对茶企推广品牌,发展经销商大有裨益。”从2006年开始,张回春就参与武夷山政府层面举办的推介活动,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多个城市,回春茶业不断发展经销商,目前在这些城市都设有营销网络,为企业拓展了广阔市场。
焦岭关茶业总经理林彩英家世代以茶为业,在武夷山市吴屯乡拥有百亩老枞茶山,去年起已参与上海、深圳、厦门多地茶叶展销。她说:“我们的茶有内涵,但包装上相对简约,独有的碳焙技艺更是独一无二,茶叶品质经得起考验,但还需要品牌。”品牌先行,是现代企业营销理念,“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能否建立、推广,在于交流,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来。”
森林公园茶业总经理陈泓翔表示,活动是文化融合的载体,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销商,为企业打开了销路。市场的融合,源于文化的认同,在于接地气的交流。茶博会让我们的品牌形象不再呆板,让消费者从内心深处对武夷茶产生认同感。这样的接洽,让我们美名远播。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34617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