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
-
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的正文:
龙团凤饼是乌龙茶的前身 欲谈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早期贡茶产地,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宋代建州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重要成品是龙团凤饼,但它的采制原料属于何种性质,史料记载很少,研究者也不多。照一般常识来说,压制成为团饼之前原料,采自茶树的新梢。据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的:;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据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分析;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茶叶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原料在无形中发生了部分红变,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范畴。庄晚芳认为: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些诗词加以分析,略知梗概。①如范仲淹《斗茶歌》:;终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调歌头咏茶》②:;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研,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作者对当时龙团凤饼的采制,及其品饮的茶汤都有所描述。;味浓香永,滋味舌头回,有如现在武夷岩茶一样的特点。;采取枝头的雀舌(当然不是如今的细嫩芽叶)经过蒸熟,乘热有烟时,把它捣碎,堆成一堆有如紫云堆可能是指明叶底形成半红半绿之意。捣碎后再经堆积,也象现在所说;后发酵一样,叶子变成紫色,古人也称它;紫笋, 然后入模压制成为龙团凤饼。按庄教授的分析,乌龙茶的起源应在宋代北苑;龙凤盛世的时代。前朝诗人对制茶过程;结就紫云堆是对乌龙茶类原料本质生动的描绘。精练的词句,提供了可贵资料。 照现在科学分类观点分析,绿茶类是酶性被抑止,不生发酵作用,被称为不发酵茶类;促进芽叶酶性充分氧化芽叶变红,为完全发酵的称为红茶类;芽叶酶性部分氧化成为紫色或褐色的,处于红绿茶之间的称为乌龙茶类。茶类发展应是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庄晚芳说:;结就紫云堆,是对乌龙类原料本质生动的描绘。精炼词句提供了乌龙茶发展的可贵资料。所以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确是有科学根据的③。因此研究福建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龙凤茶,北苑龙团凤饼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是福建乌龙茶前身。 ①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巩志《道教与武夷茶文化》见《福建宗教》2000年第3期 ③(见庄晚芳教授《中国茶史散论》)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29478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