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
-
“大佛龙井”名缘于佛的正文:
鲁迅故里绍兴往南,就是绍兴市所辖5县之一的新昌县。新昌建县在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此前是剡县的一部分,自汉代以来就有种茶记载,六朝隋唐已成产茶名区。宋代崇宁年间(1102-1106),全国设39个“榷茶”场,对各茶叶产地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等,新昌县就为其中之一。
地处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环抱的新昌,广布红壤,气候温和,雨水资源丰富,为茶叶生产铺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昌建县后,历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是产茶大县。
历史上这里的茶叶以出口为主
18世纪以前,新昌所产茶类以烘青、红茶为主,也少量生产过大方与眉茶。烘青、红茶大都销往杭嘉湖一带。茶树品种以白毫兴、红芹茶、起蕻茶、对片茶为主,这些茶种叶形小而狭长,叶质柔软,适宜制成珠茶。因此,珠茶生产渐渐代替其他茶类,成为主要茶类。因色绿香郁,形美味醇,品质优异而远销海外,很受欢迎。
民国21年(1932),全县有茶园1.6万亩,产茶1.2万担,1936年增产为1.8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上世纪30年代,全县先后开设收购茶行14家,茶铺10余家,创办珠茶加工厂10余家,较有名的有镜岭茶厂和黄坛启农茶厂。毛茶来源除本县外,还从东阳、天台、仙居、奉化等七八个县收购。精制后的茶叶大都运往上海出口,少量从宁波、温州出口,远销香港及欧美各国。《新昌农事调查?自叙》载:“莅新昌,见夫植物遍野,山泽尽辟;无旷土,无游民,农事发达,已臻极点,综其一岁农产所入,除五谷外,若桑茧、茶、烟、术等,至二三百万金之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难深重,民生凋敝。茶叶外销受阻,茶价猛跌,一担茶叶的售价最低时只值一斗米钱。茶农不得不毁茶种粮,甚至砍树烧炭,至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全县只剩零星茶地几千亩,年产茶仅2050担,不到抗战前的五分之一,几经发展,终难恢复旧观。
1960年,毛泽东号召“以后山区要多多开辟茶园”,于是这里开始改烟为茶,种茶面积迅速扩大,茶叶产值也很快在当地四大特产中列居首位。茶园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1973年,在全国茶叶会议上,新昌还被列为全国100个珠茶重点产茶县之一。1981年,全县产茶已达8.13万担,被列为全国珠茶三大出口基地县之一。
名优茶市场迅速繁荣起来
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已成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新昌作为生产传统出口珠茶的重点产区,一直承担着出口、支持外销的光荣使命。80年代初,随着出口任务的萎缩,珠茶出现了全国性的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局面,出口口岸限价限收,茶叶库存大量积压。而与此同时,杭州的龙井茶却是身价百倍,于是有人提出了试制龙井茶的建议。
当“新昌龙井100元1斤”的消息传回县里之后,茶农学习名优茶炒制技术的热情更是高涨。1987年改制名优茶后,新昌下属一个乡里的信用社惊奇地发现,这个以往每年需要贷口粮款10多万元的贫困村,这一年里居然有了5万元的存款。
名茶发展起来后,紧接着茶叶市场也在从自发到政府引导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了起来。春茶上市期间的每天清晨,位于县城西隅“浙东名茶市场”的大门口就停满了货车、客车和摩托车。那些来自茶乡的茶农们,手里拎的、肩上背的,都是清一色印着“新昌县名茶专用”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连夜炒制出来的大佛龙井新茶。凌晨4时左右,大门未开,大门两侧的过道上却已人声鼎沸;4时30分,市场大门打开,卖茶的茶农和买茶的经销商同时蜂拥进场……
应了茶道与佛教的“缘”,于是有了大佛龙井的名
新昌人文积淀深厚,东晋时曾是全国佛学修行者的活动中心,有竺道潜、支道林等18位高僧。大佛寺景区紧依县城,主景区内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阁环布。寺内依山崖由六朝齐梁年间三代僧人开凿30年的石弥勒像,被誉为“中国大佛,江南第一”,是石窟造像在南方的代表,与云冈、龙门石窟先后相继,南北辉映。千佛院内有一千余尊小龛像,被誉为“江南敦煌石窟”。且有隐岳洞、昙光祖师舍利塔、智者大师法塔等圣迹。
近年来,又相继开发了般若谷、佛心广场、木化石林、露天弥勒、罗汉洞、射雕村、白云湖、城隍庙等特色景观。《西游记》、《笑傲江湖》、《步步高升》以及《少林武王》等一大批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场地不少都选自于此。
新昌是茶乡,又有1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大佛。茶道与佛教有天然的“因缘”,于是就有了“大佛龙井”的名……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2753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