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
-
正山小种红茶初制的制作工艺流程的正文:
小种红茶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有纯松烟香和滋味醇厚的品质特征。这是由于它制造工艺独特的缘故。小种红茶除包括一般工夫红茶的全部工序外,尚有与乌龙茶相似的过红锅(杀青)的特殊处理。
(1)萎凋小种红茶的萎凋工序实行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相结合的方法。小种红茶主产区—福建崇安县星村桐木关一带,春季多雨,晴天较少,一般采用室内加温萎凋。加温萎凋时,首先在楼下烧松柴明火。待室温升到25℃时,把鲜叶均匀地摊放在青席上,每平方米大约摊2.5公斤,厚3厘米,翻抖时先用竹扫帚将萎凋叶扫拢成堆,然后用手翻动,并抖散水汽,使失水均匀,但需轻翻,以免叶子损伤而成“死青,’(红青)。日光萎调,视阳光的强弱与鲜叶本身是“晴天青”或“雨天青”而定,晴天青可厚摊,而雨天青需薄摊,一般摊叶厚度为2.5-3公分。其方法是在空地铺上青席,将鲜叶均匀撒在青席上,萎凋过程中翻动一次,历时约1小时。为使萎凋均匀,在日光萎凋一段时期后,移至室内进行“凉青”,其效果更佳。(2)揉捻本世纪初,小种红茶系用脚揉。在室内靠墙壁处用泥土筑一长方形土炕,宽约70厘米,靠墙一端高约60厘米,另一端高约20厘米,呈30-50度斜面,中间挖成相当于锅径大小的圆洞,一列2-5个,将铁锅镶列在圆洞中,在壁上设一横木,高与胸平。将已萎凋适度的茶坯倒入锅中,厚约10厘米,双手握住横木,两足在锅中用力揉转,先轻慢尔后重快。(3)发酵小种红茶采用热发酵的方法.发酵时将揉捻适度的茶坯置于竹篓或木箱内,上盖麻布或厚布,并用力压紧,置于火炉灶边或烘青楼上加温,约经6-8小时,待有80%以上茶坯呈红褐色、无青草气味并带清香,即可取出过红锅.若天气晴朗,气温稍高,可将揉捻适度的茶坯装在青篮中,篮的四周装叶稍高,中间稍低,便于通气,上盖湿布以保温增湿,在篮中进行发酵。(4)锅炒小种红茶的锅炒又叫“过红锅”,是小种红茶的特有工序,它的作用在于钝化酶促作用,停止发酵,以保存部分茶多酚,达到茶汤红亮,滋味浓厚,并蒸发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的物质,保持香气甜纯的目的。其方法为,当锅温达200℃时(白天看锅底灰白,晚上显微红)投入发酵叶1-1.5公斤,双手翻炒,动作敏捷,采用“两摸一抖”的炒制手法,约2-3分钟后,发酵叶变软烫手时即可起锅。(5)复揉茶坯经过炒锅之后,茶条有所回松,必须复揉,以再紧茶条,增进部分细胞的破损。其方法是,将过红锅的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揉8-10分钟,待条索紧结即可下机进行烘焙。经过以上五道程序,小种红茶初制制作工艺基本完成。如果想要制作更加高质量的小种红茶,还得采用定级分堆——毛茶大堆——筛分——发酵——风选——拣制——烘焙——匀堆——装箱——成品的精制技术。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2233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