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
-
广西六堡茶的市场概述的正文:
也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大省,据广西农业厅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广西茶园总面积80万亩,干茶年产量3万吨,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之前很多年,广西茶叶总是处在配角的尴尬位置,茶叶产值大多来自于原料的输出,被江浙、福建等地茶商以低价收购作为当地名茶的原料。广西茶鲜有自己的品牌。曾经有记者到广西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南宁10+1商业大道走访,发现走遍整条街,主打广西茶叶专卖的仅有凌云白毫、梧州六堡茶等寥寥几家,卖广西茶的店铺在这条街上估计都不到5%。当记者走进一家卖大红袍的茶庄,老板坦言自己曾卖过一些广西茶叶,后来因生意并不如意,便将广西茶撤柜了。因为广西茶没有知名气,也没有知名的品牌,没有独特性。这三没使广西茶在市场上认知度不高,所以不愿意卖广西茶。
这几年随着黑茶在国内外的热销,同为黑茶的广西六堡茶其价值也被重新发掘。与其他黑茶不同,历史上六堡茶主要是作为侨销茶而存在的,据《梧州市志》记载,早在清代嘉庆年前后(17961820年),即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槟榔香味而位居中国名茶之列,在国内(特别是区内和粤港澳)及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为主要的侨销茶,并且从未间断过。苦于缺乏特色的广西茶业终于发现了让六堡茶出口转内销的价值,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着力将六堡茶打造成广西茶产业特色经济。
较之云南普洱茶和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在产量方面还是相对处于弱势的,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六堡茶市场陷入低谷,发展最低谷时,茶园面积不到500亩,年产量仅有200余吨,甚至到了茶叶市场快速回升的2001年,产量也仅有700多吨。直到2008年核心原产地苍梧县六堡茶原种的种植面积不到2万亩,茶树资源的限制影响了产量的大幅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成为这几年梧州市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品牌打造种植先行。每年梧州市级财政拨出专款,用于六堡茶专业镇建设、六堡茶原种茶苗育苗基地建设、六堡茶原料基地建设、六堡茶加工基地建设、六堡茶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革项目建设、六堡茶市场培育和六堡茶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等。
与此同时,梧州市原有的六堡茶加工企业通过技改和扩建,生产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六堡茶的几个龙头企业:广西梧州茶厂,产量从2005年的1015吨到2010年的5000吨;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从2005年茶产量从150吨增加到现在的1500吨,6年间翻了10倍。同时,通过引导发展和农业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千河茶业有限公司、千年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梧州,投资兴建六堡茶育苗基地,开辟新茶园,修建茶厂,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产业化开发。截至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5.32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24家,产量8400吨,产值约8亿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梧州市实行标准化生产,创建六堡茶品牌。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苍松牌六堡原茶2008年也获得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AA级的认证。梧州大力培养六堡茶知名品牌。梧州茶厂的三鹤牌商标获得广西著名商标称号,三鹤牌六堡茶为广西名牌产品、广西知名产品;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茂圣牌今年入选了中国知名品牌。
有市必须有场,这是六堡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硬条件之一。通过政府培育企业参与的模式,全国首家六堡茶专业零售市场终于在2008年揭开了面纱,2万多平方米的市场面积,20多家六堡茶生产企业进驻,数十个茶庄,为六堡茶市场的进一步扩展撑起了一片广阔天空。紧随其后,梧州茶城也开业了,梧州茶网也开通了,这标志着梧州市六堡茶产品展示、宣传和流通的窗口平台已经形成。
六堡茶的兴起带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茶产业的振兴,成为了中国茶西部力量中的一股强劲势力,它粗犷着、又温和着为中国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增加一份特别的韵味。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26804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