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
-
宋代最风靡的斗茶用具是什么_宋代斗茶为何要用建盏的正文:
宋代饮茶方法丰富多彩,对茶具十分讲究,开创了历史上最具茶文化的一个社会活动—斗茶。“斗茶”之法讲究茶质、水质和技艺。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需要茶品好,技巧娴熟,而且需要优质的斗茶用具--建盏,所谓“好马配好鞍”,建盏在当时是最为贵重的茶器。宋代斗茶为何要用建盏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斗茶是什么?斗茶就是一杯茶比汤色,比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
再说比水痕,宋代那时候的茶主要是饼茶,泡茶是要用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茶饼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斗茶用具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那么宋代斗茶为何要用建盏呢?《茶录》里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者只喜欢黑釉茶盏。首先,建盏的外观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建盏口大、足小、底深,盏口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且便于观赏,而足小底深,易于茶渣沉淀和倾渣,以免影响茶色。建盏的器型和釉色极其适用于斗茶,斗茶需观汤色,观气泡,观水痕等,使其的茶盏大为逊色,因此成为宋代最上乘的斗茶用具。建盏在宋代时深受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喜欢,也得到了皇室的推崇,成为供御的茶具。建盏虽然器型少,外表并不出众,但在宋瓷器工匠的高超烧制工艺下,烧制出了一种兔毫盏,但是成品率极其低下。品质优越的兔毫盏是进贡给皇室御用,达官贵人得一好盏便如获珍宝。而普通百姓多只能使用黒釉盏,而作为油滴盏和曜变天目盏则因为是无法控制品质,不敢进贡,当作不祥之物处理,因此多流入日本,在日本极受追捧,多为权重人物收藏,并世代流传。而如今,建盏又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在茶具市场上收藏价值远远大于其他的茶具,为何宋代斗茶神器建盏又活了起来?请继续关注938188.com茶叶网茶具资讯,问您带来更多的茶具信息。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20678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