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
-
茶具的用处_北京人泡茶喝茶的茶具介绍的正文:
对于泡茶的用水,北京人虽然并不讲究,但也能分辨出水的好坏。因为北京喝茶,却不会品茶,因此,其茶具不能太小,太过讲究。不过既然是以喝茶为目标,就要在小茶具或者细瓷器上注意。
北京喝茶,茶壶也以小为目标,但既为喝茶,自以能蓄茶为主,所以能有暖套为佳。暖套例为藤编其外,内衬毡絮,以红喀喇为里,居家行旅,无不相宜,只茶馆中不预备此物。茶壶通以瓷质,老家庭也有用铜壶的,而皆说锡茶壶贮茶不败味。商店中也有小号生铁壶沏茶的,即驰名四远的“山西黑小子”,形作荸荠扁形,实为煮水之用。有一般似乎讲究的,以用宜兴紫砂壶为贵,宜兴壶固佳,但难得精致小品,且多伪制,泥味历久不退。也有用银壶的,此风近年始盛。晚清兴一种磁铁壶及一种茶壶盖碗两用的茶具,实皆宜于靠茶,讲究者不用?前清茶具,有所谓“折盅盖碗”者,盖碗为一盖一底,盖小于底,在其中泡茶,量小适于细饮。且用盖碗,稍显外行,则不但斟不出茶来,反要洒落身上,有时还要摔掉。必须以大指中指卡住两面碗边,食指圈回,顶住碗盖,盖前方稍下沉,即能一丝不洒的斟出茶来。折盅为令茶速凉,乃待客及对付妇孺之需,是仆婢的专差。一般不肖子弟,在盖碗中也要出花样,外绘花卉山水人物、名人手笔,内绘避火图两幅,六碗为一桌,装一锦匣。以六碗内图相同的为下品,六碗备异共十二式的为中品,十二碗二十四式的为上中品,二十四碗四十八式为上上品。有一暴发户财?,也要玩玩名瓷,便买了一套上上品四十八式的,后其家败落,此物独得善价,此公也不为无见了。关于茶碗,普通都是瓷碗,而旧称为茶盅的缘故,一则物小,二则完全没把似酒盅,其岔沿豆绿色、茶叶末色、芝麻色的,人则称为茶碗。近年托茶碗的有茶碟,早年则有“茶托”、“茶船”,全为锡质,也有铜质。其圆形中央有一放碗足小圈的,或荷叶边的,名为茶托;其为元宝形、两头高高翘起的,名为茶船。北京泡茶,通称为沏茶,以先放茶叶后注水为沏,先注水后放茶叶为泡,北京则无论用茶壶或盖碗,皆用沏的方式。其专爱喝酽茶的,先沏成的茶,喝过几遍,然后倾入砂壶中,上火熬煮,则茶的苦味黄色尽出,谓之“熬茶”。冲泡熬茶所用的砂壶,其价值最为廉价,通称为“砂包”。一些中产以上的对此都不会理睬,而富贵人家所不识,倒是有些利于茶味散发。而在乡间野茶馆里,常用砂包为客沏茶,冬夏皆宜。和熬茶差不多的,还有靠茶。靠茶,就是将茶壶放在火傍,使其温度正常,等到时间过了也就能出现茶色。熬茶可以用武火,但靠茶不但要用文火,甚至可以不必见火,只是借火热就可以。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2020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