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
-
紫砂陶茶具的发展历程(一)的正文:
紫砂壶是用紫泥这种江苏宜兴南部出产的特殊陶土制成的器具。紫泥经过加工成为熟土之后里面含有石英砂,含铁量比较高,所以能呈现出紫色或者紫红色。烧制而成的器具器表光滑,呈细沙粒状,因此才把这种器具称为“紫砂”。
明代时散茶的冲泡推动了紫砂壶的出现,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在宜兴蜀山镇用质地特殊的紫砂泥烧制成质地坚硬,呈赤褐色、紫黑色或者淡黄色的精细陶具,这种陶具不用釉彩。紫砂陶器主要产品是紫砂茶壶。紫砂器制作的开创者是供春,他曾是吴颐山的学童,在金沙寺陪读的时候跟寺僧学习紫砂技法,制成了早期古朴的紫砂壶。现今出土的最早的紫砂壶是在南京中华门外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的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此壶砂质比较粗糙,外形敦庞周正。除了供春,明代有名的紫砂制作者有董翰、赵良、袁锡、时鹏,后来还有时大彬成为一代名手。有人称赞他制作的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总之,紫砂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紫砂壶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用它来泡茶,能把茶叶的真香发挥出来。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里这样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从整个紫砂壶的发展历程来看,明代是紫砂壶发展的前期,在接下来的文章里,938188.com茶叶网的小编会接着介绍清代紫砂器发展的情形。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988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