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09日
-
清代桐乡的紫砂收藏的正文:
汪文桂初名文桢,字周士,号鸥亭。传谓其;由府学员生,考授内阁中书自幼嗜学,与两弟昕夕勖勉筑裘杼楼,聚书万卷,校勘不辍,与海内名流订缟紵之交,如黄梨洲(黄宗羲)、王玠右,朱竹垞、汪钝翁诸先生,月辄缄札榷艺业。说文桂是自幼嗜学,由府学贡生考授内阁中书,与弟晋贤森、季青文柏昕夕勖励,并负时名。弱冠失怙後,以养母不就铨选。家故有华及堂,在桐乡城中,复筑裘杼楼,聚书万卷,校勘不辍。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汪森(1653-1726)本名文梓,字晋贤,号碧巢。康熙拔贡。官广西桂林府通判,调太平。累迁户部江西司郎中,还知河南郑州事,会丁母忧未赴官,告归。在官多惠政。少工韵语,与嘉兴周筼、沈进相切劘,复与黄宗羲、朱鹤龄、朱彝尊、潘耒诸大师商榷,艺业益进。后又从黄宗羲、朱鹤龄、朱彝尊、潘耒等诸大家游,学业益进。乃营碧巢书屋以当吟窠,筑华及堂以宴宾客,建裘抒楼以藏典籍,藏书万卷。海内名士,舟车接于远道,诗名籍甚。归田后,曾借朱彝尊家藏书,荟萃订补为《粤西诗载》24卷,《文载》75卷,《丛语》30卷,所著有《小方壶存稿》15卷,《桐扣词》3卷,又辑有《虫天志》、《名家词语》等行于世。在《名陶录》中,曾收录其为紫砂壶所题铭文二句,曰;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酌中泠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说明汪森对茶壶非一般所爱,而是亲自参与其中。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汪文柏(约16621722),收藏家、鉴赏家。字季青,号柯庭,一作柯亭。学问淹博,不亚于两兄。康熙时曾官为北城兵马司指挥,因好读书藏书,故筑别业读书其中,名其堂曰;摛藻之堂。又别筑古香楼,专贮典籍名画。性好习静,工诗画,精鉴赏,家有古香楼,收藏书、画甚富,著有《柯庭余习》、《古楼吟稿》。朱彝尊对他评价颇高。海内名流,亦相与结交。朱彝尊《汪司城诗》序中称:;季青方年少,结交皆老苍,海内称诗者相与订揽环结珮之好。汪文柏曾几度来宜,聘当时紫砂名匠陈鸣远为其制壶。有歌行《陶器行赠陈鸣远》云: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荆溪陶器古所无,问谁作者时与徐。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 后来多众工,摹仿皆雷同。 陈生一出发巧思,远与二子相争雄。 茶具方圆新制作,石泉槐火鏖松风。 我初不识生,阿髯尺素来相通, 赠我双扃颇殊状,宛似红梅岭头放。 平生嗜酒兼好奇,以此饮之神益王。 倾银注玉徒纷纷,断木岂意青黄文。 厂盒宣炉留款识,香奁药盌生氤氲。 吁嗟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君不见,轮扁当年老斲轮, 又不见,梓庆削锯如有神, 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歌中的;时与徐就是指时大彬、徐友泉,;阿髯是指陈维崧[其年],其;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之句,可以和卢仝的;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相比拟,成为讴歌宜兴风物的千古名句。 另外,清代还有两位与紫砂非常投缘的汪姓名人和浙江;汪氏三子有渊源关系,一是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康熙乾隆年间人,清代著名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说其是浙江桐乡人,祖籍安徽休宁,寓居扬州。与金农相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笔墨习染,逐臻妙境,工诗及八分书,画水仙、梅花清妙独绝。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工。精篆刻,与张潜乙、金筋齐名。 汪士慎对紫砂有特别的兴趣和喜爱,《名陶录》中有其诗《苇村以时大彬所制梅花沙壶见赠漫赋兹篇志谢雅贶[音况,赐也]》云: 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 寒沙出冶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如。 感君持赠白头客,知我平生清苦癖, 清爱梅花苦爱茶,好逢花候贮灵芽。 他年倘得南煈便,随我名山佐茶燕。 题中的;贶,读况,赏赐的意思。本人怀疑他是桐乡汪氏的族人或后人,浙江汪家可能在康熙末至雍正初年间遭遇什么事情,致使家道中落,才有其后人隐而流寓他乡。无独有偶,另一位汪姓的人来到了宜兴,他叫汪淮,字小海,一字禺义,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人。世说其也是浙江桐乡人,也是原籍安徽休宁。能诗善书,是一位制壶名手,传其;所制茗壶极精雅,或在壶底或在流下署款汪淮,惟传器不多。有关汪淮的线索不是很多,疑是桐乡汪氏一族的后人。真实情况是否如此,还得有更多史实,各位方家可指正。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9797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