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
分类:铁观音批发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的普洱追求_15556
时间:2016-7-16 22:5:46 发布: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的普洱追求_15556| 评论:0 | 浏览:
-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的普洱追求_15556的正文:
从看山愁、望水叹,到如今风生水起的绿色发展大潮,普洱在谋求绿色发展之变的过程中,置身其中的每一份子农民、茶园、企业等等,都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感召之下,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探索新路,以对科学发展的不懈追求,努力让普洱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绿水青山,成为致富兴业的金山银山。
一位老板口中的优与劣 镇沅苦聪山寨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厚友,经营老家镇沅出产的普洱茶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亲身经历了这些年来普洱茶市场的跌宕起伏。在他看来,普洱茶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茶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的成长过程。绿色生态是做强普洱茶品牌的关键。罗厚友说。 初做茶叶时他并不这样认为,那时候,不论茶叶出处,只要价钱合适就收。一段时间后,顾客越来越少,连有些常客也不来了,我拿出茶来一泡才明白,原来生长在不同环境的茶叶,质量相差甚远。他说,总体看来,环境好、植被覆盖多、生物多样性好的地方,茶叶的味道就更好。 如今,闲来没事,他会带几个人到茶园里种上其它杂木,当看到有人破坏植被时,他肯定会赶上前去劝说、制止。 品质和特色化对于打造普洱茶品牌至关重要。他认为,首先要坚持好的质量。普洱茶如今的良好品质得益于普洱良好的生态系统,茶树的生长环境良好,少施肥、少施药,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茶原料质量,之后才是卫生采摘、精细加工等环节的把关。令他欣慰的是,近年来茶农们认识到了环境对于茶叶质量的重要性,茶园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他相信,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绿色、生态等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对促进普洱茶质量提高意义重大。 罗厚友注意到,最近几年单株茶越来越受欢迎。今年,他一口气做了300棵单株茶,目前销售收入相当可观。选取树龄长、树型大的一棵茶树,单独采、单独做,这样的单株茶产量少、个性强,生态、环保、有机,已受到一些资深茶人和收藏人士的关注。罗厚友认为,普洱有着众多的古茶树,随着人们品位的提升,单株茶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单株茶的制作可以覆盖更多的古茶树,以这种方式经营更可进一步提高普洱茶的经济收益。 一片茶园里的加与减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山的一片台地茶园中,傣族主人岩赛罗正在把一棵棵茁壮的茶树连根挖起来。好好的茶树为什么要挖了?多可惜。面对记者的疑问,岩赛罗笑道:你们外地人有所不知,我们这是在为子孙谋福呢。 岩赛罗所谓的谋福其实就是把原本一棵挨着一棵的茶树间或挖掉一些,让两棵树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距离。他说,原本一亩有2000棵,现在要砍去1400棵,只能留下600棵,这样才符合标准。 那茶树少了那么多,茶叶的产量岂不是也少了?在不断追问下,他道出个中原委。原来台地茶过于密集,不通风,肥料少,且长期物种单一,使得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到破坏,抵御病虫害能力降低,茶叶品质受到抑制,要保证产量,化肥、农药用量也自然要高。茶树虽然少了,但是茶树之间开阔了,光照、养料都充足了。 岩赛罗指了指皮卡车上的树苗告诉记者,这些香樟树、樱桃树、灯台叶都准备栽进茶园里,目的是增强茶园里的生物多样性,你别小看了这些树木,它们不但能起到防病虫的作用,减少或者避免农药的使用,长大后还能增加茶园的庇荫度,极大地提高茶叶质量。建设生态茶园,就是要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立体复合园林,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把好茶叶原料质量关,提高茶叶产品质量,生产绿色、有机、生态、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 岩赛罗说,他也知道这种做法短期内未必能够盈利,但从长远看来,这些生态优质的茶叶以质论价,价格肯定也会比现在高很多,以后一定会造福子孙后代。 一个村庄的失与得 走进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委会菩提箐村民小组,道路宽敞洁净,健身设施配备齐全,一栋栋白墙灰瓦、颇具浓郁民族特色的别墅错落分布,很多别墅门口,都挂着农家乐的牌子。 5年前,村子并不是这个样,土坯房,泥巴路,贫穷落后。村民小组长李镇成告诉记者,当年,按照普洱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划,菩提箐村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只剩下47亩旱地,全村42户143人成失地农民,让这群一直以来以种植养殖业为生的农民非常迷茫。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2007年的宁洱地震中,菩提箐全村42户村民的住房全部受损。从2007年底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南屏镇整合新农村建设、地震安置、民房改造等资金,对菩提箐村实施了恢复重建。在村民自愿基础上,结合6·3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工作,采取政府和集体支持、农户自己出资的方式,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建设新村庄。此外,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对进村主干道、入户路、河道拱桥、健身广场、停车场等按规划进行全面整体建设和提升,为村民打造一个舒适、生态的新家园。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菩提箐村民想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财之道。2009年8月,村民段明会家建起了新房,率先开起了农家乐。如今,她家外面时常停满各种车辆,游客源源不断。生意很好,每天都有10桌左右的客人。段明会边忙边告诉记者,按保守计算,每月有1万多元的纯收入。目前,全村有6户人家开起了农家乐,菩提箐也成为了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特色村,村里年收入8万元以上的已有10余家,拥有小轿车的人家达到了20多户。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843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