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02日
-
探索安吉白茶发展历程的正文:
C�一座800米的深山,涧水飞瀑、白云深处,一颗特别的千年白茶树被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发现。此茶性状独特,清明前叶色玉白,状如玉兰,谷雨前白色渐淡,夏至前逐步转绿,呈现出白绿相间的茶叶,夏至叶色全绿。技术人员如获至宝。
1979年,一座800米的深山,涧水飞瀑、白云深处,一颗特别的千年白茶树被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发现。此茶性状独特,清明前叶色玉白,状如玉兰,谷雨前白色渐淡,夏至前逐步转绿,呈现出白绿相间的茶叶,夏至叶色全绿。技术人员如获至宝。这棵茶树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便一直归这里的农户桂家所有。桂家人精心守护了她200余年。据桂家长者描述,家族绵延,祖孙十几代,这棵茶树一直属于家中的共有之产,分家不分树。其实,此处原有一大一小两棵白茶树的,50年代的时候,有人把小的一株移栽后死亡,便只留下了现存的这唯一一棵。龙井御树十八棵,福建大红袍母树六颗,唯有安吉白茶,仅此一颗,别无它求,珍贵的不得了。对于桂家,这是棵宝树,能保佑全家,一直精心呵护着,让她福泽万代。百年间,耐不得山中的寂寞、生活的不便,许多人家搬到了山下生活,只有桂家人不曾动摇过,留在这里,与白茶树相守在一起,日日夜夜,那样的坚决。每年采茶时,桂家人只要听到狗叫了,便会跑出来查看。这一株几经砍折,只有一人多高的一蓬小小茶树,泽被了桂家,富裕了相邻,造就了今天白茶繁盛的景象。桂家的祖先们,如果看到了如此盛况,定会觉得无比的骄傲和满足吧。1982年的4月,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从这株野生白茶王上剪取了插穗537支,在县林科所无性繁育苗圃进行短穗扦插育苗,成活了288支。1993年,将白茶苗移栽林科所良种选育对比试验小区,实载82丛,存活78丛。1987年,成立了安吉白茶开发基地实验课题组,从试验小区母本园剪取插穗进行无性繁殖育苗、种植,至1990年,成功的在县林科所建立了白茶开发基地5.6亩。1989年,在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为名的白茶,获得了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到1998年安吉白茶园面积扩展至1500亩。安吉白茶这只隐秘山林的;玉凤终于涅槃重生,飞出了大山,走上了发展之路。种植技术过关了,安吉白茶可以大面积种植了,安吉走过了;无米下锅的阶段,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把这;米放进市场的;大锅里烹煮,让它香飘万里,引得大家纷纷驻足品尝。县委、县政府担当起了;巧妇的角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参加了一系列的展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成功打造了;安吉白茶这个响当当的品牌。2001年4月22日,一个清风送茶香的好时节,来自国内茶叶界的专家学者、海内外客商及旅游、新闻界的朋友等近千人与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参加;2001中国-安吉白茶节开幕仪式,观看了展示白茶文化的;双绝茶会、茶道等表演。白茶节期间,全国各地佳丽齐聚一堂,各展风采,进行了首届;白茶仙子评选活动。随后2002年的第二届白茶节,上海白茶拍卖会上响亮的一锤创下了国内茶叶拍卖之最,100克白茶王野生头茶拍出了40500元的高价。2004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安吉白茶又一次在大上海刮起了飓风,以其超然绝俗的品质,一口气夺得了15个金奖中的8个金奖,吸引了全世界参会人士的眼球。品茗者面对这一形似凤羽,叶如白玉,叶脉翠绿的茶叶,无不啧啧称奇,小酌一口后陶醉的神情让安吉人骄傲万分。做大安吉白茶产业,县委县政府除了从市场入手,从品质品牌建设入手,2003年11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安吉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大观茶论》与安吉白茶研讨会,研讨会确定了安吉白茶即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的白茶,做深做透了白茶文化,为安吉白茶的发展找到了历史的根和文化的韵。自1998年以来,安吉白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培育之下,屡获殊荣。1998年11月,安吉白茶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被评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1999年6月,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次年6月,安吉获得;中国白茶之乡称号,安吉白茶获国际名茶金奖。2001年安吉白茶原产地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准注册。2002年,获得省、市著名商标。2004年4月13日,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5月在济南茶博会上,一举获得名茶评比金奖1、2名。2006年8月安吉白茶获得了浙江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2007年获中国名牌农产品,2008年4月安吉白茶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一项项殊荣,一次次成功的品牌运作,使安吉白茶声誉鹊起。二十余年的努力,安吉开始了安吉白茶产业的建设之路,不仅让安吉白茶走出了深山,走向了全国,更是让她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814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