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01日
-
探寻祁门度过的8个春秋的正文:
954年到祁门实验茶场工作,1961年调离,共8年时间,亲身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实验茶场茶叶试验站茶叶研究所。安徽省茶叶研究所的前身是祁门茶业改良场,在我国现代茶叶发展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新式种茶和机器制茶,首先在这里应用;解放前组织茶农合作社首先由这里提倡和推行。
建国之初,祁门茶业试验站在人力、财力和物力十分不足的情况下,全体职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很短的时间里,不论在科研和生产示范上都做出较大的贡献。例如:当时的茶区农民普遍无施肥习惯,采摘方法又因循守旧,茶园单产很低,手工制茶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针对这一现状,茶业试验站通过试验,在国内首次提出各种肥料在茶园施用的效应及茶园经济施肥的方案;同时又通过采摘方法试验,阐明了茶树长势、施肥、修剪等因素与采摘方法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为合理采摘法提供科学依据,大大推动了留叶采摘法在全国茶园推广应用;卷帘萎凋架、加温萎凋室、木质水力揉捻机和木质解块机等简易制茶机具的试制成功,为我国广大茶区机制红茶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开端;此外,试验站运用最新科研成果培养的2.13亩丰产茶园,在1957年亩产达到430斤干茶.为当时国内茶园单产的最产水平,并为我国茶叶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益方向转移,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我在祁门期间,主要从事茶树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多同志曾给予我有益的帮助和鼓励,不仅使我在业务上得到很多的锻炼和提高,并且也使我坚定了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我虽调离祁门茶叶研究所已有25个年头了,然而,旧情依依,许多往事仍不时在脑际萦回。一、初显身手我1953年安徽大学毕业,当年分配我到安徽省至德县(今东至县)工作。1954年省农业厅同意我的要求,又调我到祁门实验茶场工作。在到职之后,觉得这里的学术研究环境跟原来想象的距离较大,人员少,仪器设备更少。搞栽培育种的只有蔡司显微镜和海拔仪各一架,别无其它;制茶设备亦仅有上级调拨的2台上海产的臼井式揉捻机;试验地设在山坡上也不理想;原来品种研究,既无试验地基础,又无技术档案可查;场内图书资料也寥寥无几。但在国内当时并无条件更优越的茶叶科研机构,可领导和群众对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青年技术员也较信任,寄予很大的希望,并且自己也有理想和热情,很快就爱上自己的工作了,并选择育种作为终身的事业。在我开始工作初期,就着手一些研究工作的准备,有时也抽空帮做一些其它技术工作。1954年底,场里在离城5公里地的华桥扩建一块平地茶园,我自告奋勇去帮助搞规划设计和神植,原来以为自己曾学过茶树栽培课,此事必能胜任,可是在这次初显身手中却出了洋相。象茶行划线是件极简单的工作,书本上也没有介绍过该怎样划线,我因划不得法,虽然按规定的尺寸划线,但是行距总是不等。后经同事指点,我才知道操作时先在茶园中间选定一根基线,再沿基线分段用皮尺和绳子画出若干个任意大小的矩形(其对角线必须完全等长),矩形的两端对边皆与基线垂直,然后在各段垂直线上按统一的尺寸标出茶行点,各对应的点加以联结,便可得到规格完全一致的茶行线。二、受灾是一种动力我在祁门期间,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因祸得福。那是在1955年元月,祁门气温一度降到-12.4度,茶树遭受严重冻害,县领导对此十分关注。为了摸清受害情况,场里指派我下去调查。通过不同立地条件的40多片茶园的调查,统计受害面积为30%左右,并对茶树冻害的发生与地势、地形、土壤、茶行方向、茶树生长势、树龄和品种以及栽培管理等综合因素的关系作了分析,同时还提出补救的意见。认为这次受冻面积虽较大,但轻重程度不同,从症状表现分析,若能及早采取措施,大多数茶树尚可挽救,尤其是祁门茶区原有耕作管理粗放,茶园水土流失严重,无施肥习惯,采摘也很不合理,茶园的产量低,平均单产仅30多斤。在这种生产低水平的情况下,对症下药,开展茶园精耕细作和施肥,改进采摘方法及实施适当修剪,经过挖掘茶园增产潜力,是完全有可能做到;以丰补歉的。祁门县委听取意见之后,十分重视,作了专门研究,向区乡各级布置任务,充分发动群众推广新技术。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努为,终于如愿以偿,该年的茶叶产量反而比上年增产6%,净增加2000余担。从此之后,全县干部和群众对茶园施肥、修剪和分批采摘等技术措施的效果也日益增强信心了。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6865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