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05日
-
碧螺春都有哪些品种的正文: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时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杀人,产碧螺者尤佳,名;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是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有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议的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人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茶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春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茶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5700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