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
-
清雅源-解密:大红袍是怎样制成的?的正文: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经多方探访,终从中华老字号、福建著名茶品牌清雅源公司了解得知,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是从古代的武夷茶制作技艺逐步发展演革而成的,它是武夷山历代茶农的智慧结晶,具有高超的、独特的技艺。2006年6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茶类齐全、制作工艺繁多的泱泱茶叶大国中,唯此独占鳌头,可见其弥足珍贵。
关于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方法,清雅源的方师傅(国家一级评茶师)介绍说:“大红袍的制作,兼取红、绿茶的制作原理之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措施,主要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数十道制作工序繁复,工艺细致。其中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这六大工序最为关键”。
采摘: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秋茶在立秋后。采摘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采摘过嫩,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荼正品率低。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4时之中。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丧失,促使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下萎凋,用特制“水筛”干放在倾斜的以小竿组成的晒青架上,并用开筛的手法,根据日光(斜射)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掌握。在萎凋过程中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分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俗称“还阳”。除日光外还可采用加温萎凋等方法。
做青:岩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即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从“散水”、“退青”到“青水”、恢复弹性,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反复相互交替的过程,既需摇动发热促进变化,又要静放散热抑制变化。做青的方法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质量要求。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0970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