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04日
-
大红袍岩茶的制作工艺详解的正文:
高的大红袍,采摘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采摘春天时茶树新梢的芽叶3至4叶,新叶不能太嫩,太嫩的茶叶,成茶后香气不浓、味带苦涩,当然也不能太老,太老则茶味不浓,香气太重。采摘时间,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或露水天。品质高的大红袍,采摘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采摘春天时茶树新梢的芽叶3至4叶,新叶不能太嫩,太嫩的茶叶,成茶后香气不浓、味带苦涩,当然也不能太老,太老则茶味不浓,香气太重。采摘时间,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或露水天。制作工艺: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兼有红绿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艺最高茶类。其步骤可以细分为: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等十几道工序。晒青:晒青又称萎凋,就是把打拼鲜叶,去除水分的过程。晒青对大红袍的香型和醇厚至关重要。日晒是萎凋最佳方法将采摘的鲜叶放在布垫等上,如果阳光强烈,一般要二晒二凉。晒青,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明显凋萎,顶叶能自然下垂为佳。做青:做青是大红袍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其品质影响非常大,做青技术性要求高,为了保证茶中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做青一般要手动摇青。摇后静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到8次,使大红袍品质特征慢慢明显,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的形态(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部分,常常还需要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杀青:杀青是完成做青阶段。通常采用高温,以破坏茶青内酶的活性,使青叶氧化反应停止,也脱掉茶中的水分,为揉捻打下基础。俗称;炒茶。先秦时出现;杀青一词,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为使竹简易于刻字,同时能防虫蛀,就把青竹放到火上烤,把这叫;杀青或;汗青。秦代时,人们可以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定稿时只需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这也叫;杀青。杀青就意味着定稿。揉捻:揉捻是武夷岩茶成的时间。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采用轻重相间的力道,令桶内茶叶自动翻拌和整形。这种反复的揉捻再回到锅里复炒,不仅能提高茶汤的浓度,也产生了岩茶的特有韵昧。易购茶城编辑的观点,大红袍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好茶来之不易。好事多磨,好茶也出自;多磨,所以茶友们,平常品偿的大红袍,其实也是在品偿一种;磨的精神。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988133.com/view.asp?id=1033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