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
-
铁观音“孤胆”茶商的出路在哪的正文:
去年为期10天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北线行圆满的结束。这次大型考察交流采风,在北京、济南、西安所涉华北、东北、西北“三北”主流茶市引起强烈反响,收到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这次活动也给随行记者零距离观察三北茶市,透视安溪茶业在三北茶市背景下,发挥产地优势,顺应大流通现实,进而在花茶、绿茶和乌龙茶的三茶博弈中占据主动,提供了思索空间。
见闻 众卖铁观音与孤胆茶商的矛盾现实
从北京、济南、西安一路走来,记者所见安溪茶商无一不讲异乡创业故事。这些故事浸透被质疑的彷徨,推销的艰辛,以及站稳脚跟后,面对市场变幻的落寞与无奈,颇具传奇又充满悲壮。
在北京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1000多户的茶叶经营户,安溪茶商有300多户,论规模已占三分之一强。但是作为开拓者,他们在安溪铁观音在北京渐成名气后,却面临“1000多户中约95%在卖安溪铁观音”的考验。
王水河、王启超、苏金国均来自安溪长坑,他们3位在北京茶市年销安溪茶均超百担,算得上大户。然而苏金国说,在300多户安溪茶商中,能达到他们这样售茶量的并不多,原因是“整个马连道茶市都在卖铁观音”。
苏金国的言辞,显然流露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与无奈。1998年他只身闯荡北京,从骑自行车沿街叫卖,到随后开店一点点打开市场,遭过“无数的白眼”。眼前的这种反差,无法让他“心甘”。
远在济南的陈木艺、周建能等3人,1992年到济南推销安溪茶,如今3人可谓济南茶市安溪茶商中的佼佼者。作为拓市者,他们把自己连同老家在华北、东北和西北茶市闯荡成功者,称作“孤胆”茶商。
在西安义乌茶叶市场被誉为西安铁观音销售第一大户的周火原,对此颇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三北”茶市安溪茶商,过去无一不是安溪茶农,不仅文化低而且见识少。他们中的少数人获得成功,“说来说去就靠一身胆量”。
在“三北”地区闯茶市,挑战的是几百年喝绿茶、花茶的传统习惯。陈木艺说,孤身深入,孤军奋战,称“茶市孤胆英雄”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卖安溪茶的人不止安溪人,“大家都有胜利果实被分享的不爽感觉”。
这种感觉,北京的苏金国也有。他现在把生意集中在与韩国人做,是“一种无奈”。在济南、西安茶市,占比例不大的安溪茶商,同样面临90%以上其他茶商均卖安溪茶的状况。这一点对稍后赶到的安溪青年一代茶商来说,还多了让他们有“无法插足”的感觉。
西安义乌茶市的林新和就是一个代表,他今年只有23岁,去年从安溪到西安开茶店,自感“与一大批外地卖安溪茶的茶商比不上”;而同样23岁的王一翔在济南开着“亿泉春三茶”店,却想着“下一家茶店要开在重庆”,原因是“这里太挤了”。
问题 安溪茶一定要安溪人卖吗
相对于老家福建或广东传统茶市而言,“三北”茶市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在完成第一轮拓市,使安溪乌龙茶崭露头角后,许多处于这一区域的安溪茶商,其实都面临一个困惑,即安溪茶一定要安溪人卖吗?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困惑之处,就在于它表面的不公。“三北”茶市之所以有安溪茶的一席之地,靠的是安溪茶商的开拓,如今打天下的人要与过去的对手共享拓市成果,这在感情和利益上的确叫人难以接受,但又不能不接受,因为“对手”不可小视。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9402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