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
-
茶米铁观音里的那些古早滋味的正文:
茶叶,在闽南语中被称为"茶米"。将茶与米并列,可见茶在闽南人眼中的重要性。尽管空腹喝茶有伤胃之嫌,但许多闽南人的一天,往往还是始于清晨的一杯香茶。而后便汤水不绝,直至夜间。
待客吃茶,读书吃茶,听戏吃茶;有事吃茶,没事也吃茶。在廊顶高高挑起的闽南骑楼下,常可见屋主摆张小桌,烧起热水,泡上一杯功夫茶。行人在廊下的步道上来来往往,也丝毫不能打扰身边茶客的兴味。功夫小盏中的茶汤,多为闽地所产的乌龙茶。这似乎已经成为闽南人喝茶的共识,茶就是乌龙茶就是铁观音最好,以至于在闽南语中,并无与乌龙茶对应的名词。更多地是直呼茶的产地或品名。比如武夷茶、铁观音,又或是黄金桂、本山、佛手等。而其中被闽南人最为喜爱的还要属铁观音。品质上乘的铁观音茶重如铁、条索肥壮紧接。外形俗称“蜻蜓头、青蛙腿”。冲泡之后黄中带绿或汤色金黄,香气如兰似桂,色如琥珀剔透。汤质细腻甘滑,七泡有余香,滋味千转百回。真正上品的铁观音,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有相当明显的观音韵。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最能代表闽南乌龙观音茶的,还要数传统铁观音。市面上的铁观音除了清香型外,还有韵香型和浓香型。其中,浓香型铁观音与清香型铁观音相对,技法上更接近传统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浓香型铁观音延续了"茶为君,火为臣"的烘焙技艺,使用传统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其茶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粟香、蜜香,汤色橙黄色或深金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令茶色泽乌润,滋味浑厚。近几年,铁观音市场复归理性,不再仅仅只是轻发酵铁观音一枝独秀,浓香的传统铁观音亦悄然回归,渐成声势。两者所占市场份额大致相当,已有平分秋色之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统浓香铁观音,发酵程度较高,茶性温润,于肠胃无伤。其茶汤厚重,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入口与味蕾相逢,初时略感苦味,但很快复归甘甜,齿颊留香,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923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