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
-
福建铁观音--敢问路在何方的正文:
Cp> 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副对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使早已享誉神州的福建铁观音更是名声大噪。但是,与茶叶产业逐渐繁荣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铁观音的知名茶叶品牌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普洱茶日益红火的今天,铁观音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铁观音市场“疲软” 在南宁“10+1”茶叶市场,销售铁观音的茶行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初江南区政府在招商时直接到福建安溪的产茶地,吸引了当地客商,所以多数的茶商都是福建的茶农。从茶农到茶商的转变,使其减少了茶叶价格的成本,而自产自销,也成了经营上的一个亮点。 然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不少铁观音销售商都处于一种亏损局面。风靡一时的铁观音已呈现“疲软”状态。一些茶店,有时好几天都卖不出一斤茶,生意相当冷清。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加上税收、水电、物业管理费、电话费、工人工资最少也要六七千元,这还不包括泡给客人喝的茶叶的损耗,如果加上其他的,一个月的费用也要1万元左右。 品牌缺失成“瓶颈” 业内人士认为,造成铁观音失宠于市场的一大原因是品牌的缺失。那么多茶叶店,卖的都是铁观音,却没有任何品牌上的区别,消费者很难直观地作出选择。这成了制约铁观音拓展市场的一大“瓶颈”,并导致不正当竞争的加剧。 南宁市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詹海宏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没有品牌的区分,导致茶叶的质量无法保证。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茶叶价格和质量标准不成比例。由于现在没有茶叶标准,所以很多茶商在经营费用高的情况下,就采取偷梁换柱法,以次充好赚取高利润”。敢问路在何方
市场是靠做出来的,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单一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而混乱的市场秩序是茶叶品牌的“杀手”。在安溪,一份《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出台,这意味着,那些不是产自安溪县内的茶叶都不能再冠以“安溪铁观音”的名称,更不能以此在市场上流通销售。 詹海宏认为,铁观音生产销售企业可以借此契机,在抓质量的同时,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意识,创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才能让铁观音重铸辉煌。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9072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