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
-
【观点】关于“云南岩茶”并与“古农茶业”商榷的正文:
3E近日茶友看了我发的关于武夷岩茶及普洱茶的学习帖后,问我对古农茶业去年来倡导的关于云南岩茶这个名称的看法,在此一并回答并与古农茶业商榷。
古农茶业有志于提高茶农收益和振兴云南茶业经济的愿望是很好的,值得业界人士重视。
至于云南岩茶这个提法个人认为有欠严谨,理由如下:
一、关于岩茶,茶学大师陈椽的得意弟子、和武夷岩茶打了50多年交道的已故的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这样解释:顾名思义,即是在山岩和岩石上生长之茶。恐怕这也是武夷岩茶名称的缘起和古农将临沧马台、邦东一带所产的茶叶称之为云南岩茶的原因吧。
两者为何不约而同要突出这个岩字?同样长在岩石间的茶树,武夷岩茶能用,马台、邦东产的绿茶、红茶、普洱茶冠之以云南岩茶为何就有欠严谨了呢?
茶圣陆羽《茶经》有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也。长在岩石上的茶似乎理应归类于上者。这恐怕是武夷岩茶和古农等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吧!不过,所谓上者生烂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首先,不可否认,武夷岩茶的名称最初可能是来源于其生长的环境。我们来看看科学报告:武夷山的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石、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和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经风化、冲蚀,表面呈灰棕色松散状,厚度为13~40厘米,PH值4.5~5.2之间,为沙质砾土;第二层泥质增加,小粒结构,颇疏松,层厚13~27厘米,PH值4.0~4.5之间;第三层为紫棕色块状结构,杂有半风化母岩及巨块石砾,层厚30厘米以上,PH值在4.0~5.0之间。
很明显,武夷山的茶树不是生长在光秃秃的岩石上或者岩石中间的,而是真正的烂石:烂了的石头。
接着来看报告:武夷山老茶园受耕作管理中客土(所谓客土,是因为疏松的土质结构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茶农经常从别处将新的土壤运来补充~笔者注)混杂影响均为紫棕色红沙粒及小砾块,颇疏松而透水性好而局部的气候条件不同,茶叶品质又有不同差异,武夷岩茶按惯例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
可见,马台、邦东的地质条件、土壤结构乃至有机物构成和武夷山是不同的。且在武夷山,产茶区也是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别。
其次,武夷岩茶的岩字突出体现的方面是它闻名遐迩的品质特征即所谓岩骨花香。岩骨,出自一日不可无茶的乾隆皇帝弘历,他在其《冬夜烹茶》诗中写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骾(《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所谓岩骨,即骨骾也;所谓花香,众所周知乃大红袍之桂花香也。
此岩非彼岩,离云南之岩愈发远了。
第三,陆羽《茶经》有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个烂石并非是实指岩或者石。
关于这一点,当代茶圣吴觉农评述得很清楚:烂石显然是指风化比较完全的土壤,也可以说是现在茶区群众所谓的生土,这种壤土,适于茶树的生长发育由于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土壤生物等物质所组成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烂石和砾壤的含义以及陆羽何以分别称之为上者和中者,这除了应考虑土壤中粗细不同的矿物质颗粒,更重要的还应考虑其有机质和土壤生物的含量,也就是含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多的,可以理解为陆羽所说的土壤中的上者,少于烂石含量的砾壤,可以理解为他所说的中者,含量更低的黄土,则称为下者。(农业出版社《茶经述评》1987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P28)
为什么这种既疏松且有机物丰富的壤土被称之为上者?现代科学已经解释得很清楚:茶树喜荫喜湿,疏松的土质有利于及时排水,以免烂其根;有利于其生成发达的根系,广泛的吸收各种养分。
二、命名安吉白茶和云南岩茶不能等而视之。
在我国,白茶的历史很长。1796年发源于福建福鼎的现代白茶指的是品种与制法相结合的产物。1857年发现大白茶树后,1885年改采大白茶树的原料用来制作出来的最顶级的白茶商品即白毫银针。它符合我国1956年开始设立的四年制制茶专业、1960年提出的《制茶学》概念里对白茶的定义。宋代朱子安1064年前后撰写的《东溪试茶录》以及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就有论及白茶,前者指的是茶树品种,后者采用的是蒸青制法。所以,用茶树品种来命名安吉白茶源来有自,用安吉白茶制作绿茶正是符合这种茶树品种的适制性要求的。马台、邦东的茶尽管生长在岩上,却只能制成红茶、绿茶、普洱茶,是制不出岩骨茶香的岩茶来的。
三、武夷岩茶属青茶,云南普洱茶属再加工类的后发酵茶,它们和滇绿、滇青、滇红茶在市场上都是有一定美誉度的产品,完全没有必要借用这个岩字。
四、云南普洱茶通常采用大叶类的普洱茶原料制成,和用中国茶制成的武夷岩茶都是独立的茶树品种(详见拙文:你喝的普洱茶是什么种?)。普洱茶比中国茶历史更悠久,不用妄自菲薄去打岩茶这张牌。云南普洱茶完全可以凭借原生态的环境、高品质的原料和先进的加工工艺走出自己的路。
五、窃以为徐亚和先生将马台、邦东一带所产的茶树称为石介茶倒未尝不可。徐先生从事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经年,他的大作《石介茶》虽还未来得及拜读,但介于石头于石头之间野蛮生长出来的茶叶品质似乎值得期待。
求阙斋主二月七日晨七时于北窗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59261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