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
-
认识安溪铁观音的正文:
观音比较熟悉的人,大多都知道高档优质铁观音的成品茶的品质标准:优质铁观音茶条紧结、卷曲、重实、匀净,呈陀螺形。色泽茶绿,汤色橙黄,具有蜜桃香,滋味醇爽可口,较耐冲泡,叶底肥厚,绿中透红点,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而现实中的铁观音,大多由于发酵变轻,传统铁观音的成茶品质标准已和现实不符,轻发酵铁观音茶条不再紧结,沉重似铁的感觉也没了,叶底匀净呈绿叶红镶边也不见了,市场上的铁观音叶底几乎没有完整的,原因在于中发酵茶几乎成为历史,空调的流行不可避免将铁观音引向轻发酵工艺,要想觅得叶底完整的茶已相当困难。而实质上这些特点的变化与铁观音茶的品质并没有关系,只能代表不同的技术趋向而已,而对于这些变化,除了产地和业内人士了解以外,茶叶爱好者很难搞得清楚和明白。
在安溪,铁观音茶是用铁观音树种加工的乌龙茶,一年分五季采制: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成茶品质以春茶为最,秋茶次之,而秋茶之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不及春茶厚重。再依次是冬茶、夏茶和暑茶。至于春秋茶中的高档铁观音,其制作条件非常苛刻,要求鲜叶嫩度合适,且必须是晴天采摘的,制作过程晒青需有“时阴时阳”的光照,晾青需有微弱的北风,即如“秋高气爽”的天气,而这则仅仅是必要的条件,还得需要配已精湛的制作技术。如在做青阶段,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这几年机械及空调的使用,不但使茶产量得到极大增加,也使其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至于如何鉴别高档精品铁观音,实质上是一项较深的学问。在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农观色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茶是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品技高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对爱好者来讲,我们只能从铁观音的色、香、味、形及韵几个方面入手。一看干茶色泽我们首先看干茶颗粒的色泽――现实中发酵轻的铁观音干茶以青绿鲜活为美,色泽晦暗或较乌黑则为次;而原中发酵观音的干茶追求油润有光泽、色如青蛙皮,明显比发酵轻的观音黑得多。另外,干茶颗粒上二者也有区别:高档的轻发酵观音要求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叶片较小,做出来的茶品颗粒自然也较小,而中发酵观音须使用老枞茶树的成熟叶面,采摘工艺往往也不甚讲究,做出的成茶颗粒大而重实,落于盘中当当作响――所谓“沉重如铁”之美誉便出于此。当然,反映到市场上情况可能则千差万别、林林种种,但总的来说由于铁观音全面转向轻发酵工艺,市面上高等级产品基本都属于该种风格;中发酵制法的产品目前大多等级较低,至于高品质的中发酵茶,现实中越来越少了。二嗅干茶茶香在干茶的茶香上,轻发酵茶与中发酵茶差异甚大:优质的轻发酵观音干茶可闻到非常明显的兰花幽香,而中发酵茶虽然也茶香宜人、但风格不同,如果加以对比,差异则是明显的。冲泡开后,这种差异会进一步被放大:优质轻发酵观音兰花香明显、特点突出,给人以较强的感觉和印象,这也是它能够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发酵观音茶香虽然也高扬、但其兰花香并不太明显,同时也较难卖出好价钱,久而久之,茶农也就不愿意做了。如果要从嗅觉味觉上区分二者,只有开汤实际对比冲泡了。当然,质量差的轻发酵茶则往往是香气很淡,更多是一点点香气都没有,而质量差的中发酵茶至少还能保持较高扬、闻起来也不错的茶香,即便是焙火香气。三品茶汤滋味优质轻发酵观音入口滑爽,兰花茶香在口中即可体现,入喉之后甘香泛起,品饮高等级的轻发酵茶往往会给人以非常美妙的体验,即便它存在滋味较淡、不够醇厚的缺陷,但优点也极其明显――之所以能够广泛流行并非空有虚名。相对而言,中发酵观音表现中庸,很难感觉到特别的滑口,饮茶之时多半不会感觉到口中有什么兰花香;但它的优点是滋味较浓、适合口味重者,且饮后回甘、回甜较为明显,为不少人所青睐。另外,口味清淡者是最容易接受轻发酵观音的群体――不过,若是质量差的轻发酵茶那就不好喝了,几乎无香,涩味明显,无甚回甘,用一个寡字来形容未尝不可;而质量不好的中发酵茶至少闻起来还是茶香不错,喝起来尽管有苦涩味,但滋味浓强。另外应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高档轻发酵铁观音的鲜味和酸味,而这两种味是原中发酵铁观音茶所没有的。所谓鲜味,一般人从字面上即可理解,由于现实中高档铁观音是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制作,发酵又很轻,因此,品饮其味便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绿茶的鲜味。至于酸味,大多数人不易品饮出来并很难理解,为何高档茶要有这种酸味,好吗?而这种疑问应该说在茶界也很普遍。而现实中高档轻发酵铁观音确实有一种爽口的酸味,并且也已成为衡量是否是高挡茶叶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这种酸味是铁观音所独有的,也是轻发酵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种酸味,饮后回甘的感觉也不会非常明显呀!在此,我想起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以茶喻物理》中的一段话:“物之甘者,吃过则酸;苦则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则甘。”用此句来让我们去理解酸味是否更容易些。当然,单纯*人为的因素加工出的所谓酸味,就另当别论。四茶叶的耐泡度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轻发酵茶不如中发酵茶耐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持这种观点的多是口味重的人士。其实,茶的耐泡程度取决于茶叶浸出物的多寡,轻发酵观音采用较嫩的新枞茶青,叶片往往肥厚,浸出物也多,耐泡度很好,不少茶品在六泡后仍可闻到明显的兰花幽香;但如果口味重便会感觉几泡之后就没味道了,所以认为轻发酵观音不耐泡。相反,中发酵观音用的是较老的茶青,加上老枞茶树产出的茶青叶面较薄、浸出物自然就少,基本上在四、五泡后叶底就出现了水味,但由于味道较浓、可以连续多泡几泡……其实,看耐泡度如何看置茶量就行:轻发酵观音的置茶量一般也就遮过盖碗底部多一点,而中发酵观音的置茶量习惯是盖碗的三分之一――比较科学地说:轻发酵观音其实耐泡度更好,兰花茶香保持得更持久,当然这只是适合喜好轻发酵茶的人士。而中发酵茶茶香很难保持、但茶水味道倒可以保持很久,当然这就要看个人的口味轻重了。五冲泡后叶底优质的铁观音冲泡后叶底给人的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如果比较轻、中发酵铁观音叶底之差别,应该是色泽和叶底的完整度:轻发酵观音叶底色泽感觉较为青绿,“绿叶红镶边”几乎已成为观音的历史,叶低的完整度也较差,特别是高档茶叶在现实中已很难见到叶片匀整的了;而中发酵茶叶底接近“土黄+浅褐色”,高档的中发酵茶还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叶片匀整,但现实中已很难觅的。六茶汤的色泽现实中的轻发酵观音多为青绿,但也有偏金黄的,总的来说脱离不了以“绿”为美的范畴;透明度也都普遍很好――不过在泡过多泡之后,茶水往往会转黄;而中发酵观音肯定不会有什么绿色,大多是金黄色或橙黄色。当然不同档次的茶叶在茶水透明度及色泽方面往往差异很大,不单单是发酵轻重的问题,这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就是多品饮、多比较。七耐储藏度轻发酵茶基本上接近于绿茶,在储藏方面要求较高,如果保存不当,短时间内兰花幽香可能逐渐散去,因此,轻发酵观音尽量能真空密封后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茶叶在低温环境中质量上就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放了大半年拿出来后仍感觉新鲜度极佳。中发酵茶在耐藏方面要强多了,密封好后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应该可以了。八铁观音的音韵“谁能识得观音韵,不愧真正品茶人”。对于观音韵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很多有关铁观音的茶书中,对于“观音韵”的解释实质上大多侧重于味,譬如: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独特的兰花香,这就是一种说法;有的则干脆不写,只说:铁观音茶有特殊的“音韵”,至于何解?留待后人品断。笔者看到一位网友对于音韵有这样一段极妙的描述:“纯种的铁观音鲜叶制成乌龙茶后,香气清香高长如幽兰,滋味醇厚甘鲜,香与味的完美结合,回酣隽永,无味至味,在心脾,胸臆间回荡,又呈现醍醐灌顶之势,形成一种可以追寻与可以辨别的残存的齿后留香,沿着食道向上漫延,一般的茶汤入口后,茶气是下沉的,惟只有铁观音可以上行的,这亦就是所谓的铁观音的韵味与神韵。”从这位网友的描述中,我得到了很深的体会,并为此又专门查了一下新华词典里关于‘韵味’一词的解释:1、声韵所体现的意味,2、情趣、趣味。因此,在这里斗胆谈一下对“观音韵”的理解。一是我们可以把音韵拟声化来理解:铁观音好茶饮后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说的是一个‘悠’字,这种悠长的感觉像描述优美悦耳的声音“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而让我们品后在心脾、胸臆间回味;二是铁观音的冲击力。好的观音茶醇味能上行冲破喉节直低喉口并弥漫全身,如果用醍醐灌顶之势来形容其冲击力,可以说毫无夸张之嫌。三是铁观音的神韵,可以说是品赏铁观音的一种情趣和境界,它是品质的,更是艺术的。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555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