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
如果年份只是数字_什么才决定价值的正文:
市场上众多的老茶,其实大部分是做旧的。这种“老茶”不仅外观难以辨别,即便是味道也是以假乱真。随着黑茶收藏成风,很多小厂一哄而上,不少假冒伪劣产品也冒了出来。非专业人士很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专家建议,无论是用来喝还是收藏,都要尽量购买品牌厂家的黑茶,质量上有保证。此外,如果主要用来品尝的话,可以同时购买新茶和陈茶,喝陈存新是一个品茶的好办法,同时感受黑茶随着时光流逝发生的变化。
很多企业一味追求年份久远的黑茶,这便让一些商家有机可乘。于是产生了湿仓和干仓两个概念。湿仓是人为的改变茶存放时的温度、湿度,使之快速发酵。将茶存放在湿仓中进行后发酵,称为“湿仓后发酵”。这些消费者脆弱的心智当中,固执地认为只有湿仓茶的味道才是纯正的普洱茶味道,因此当他们真正喝到好的普洱茶时,反倒认为那是不正常的。湿仓茶完全破坏了茶叶纤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这与饮茶健康的特性是背道而驰的。干仓茶是对应湿仓茶而产生的概念,是指温度、湿度适中,即常温下,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不易滋生物的仓储环境。现在主流的消费观念认为,干仓才是普洱茶储存的最佳形式,认为干仓滋味正宗,是真正的普洱茶的味道。不要一味追求年代并不是年代久远的黑茶一定是好茶。有些人盲目追求三五十年的普洱陈茶,甚至追求所谓的樟木香和荷香。其实存放3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很少存世,四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老茶代表了一种年代感,品饮时可以喝出“当年”的味道。在采访过程中,茶周刊记者有幸品饮了藏家的私房老茶,茶叶沸腾涨落,慢慢浸开,入口后唇齿留香。凭着茶汤颜色与口感,记者断言这是10年以上的茯茶,但后来,藏家告诉记者,这只是3年的茯茶。由此得来结论,盲目追求年代是黑茶收藏的一大误区。赵玉光告诉记者:“一款存放10多年的茶,如果并没有达到这个年份该有的品质和内在质量、口感,也不能称之为老茶,反之,如果仓储条件和陈化的程度都非常理想,存放七八年的茶,就已经达到了10年的效果,那这款茶也可以说是‘老茶’。茶的存放环境以及陈化程度等等因素决定着它的品质。”黑茶不管赋予它多少功能和附加值,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本质是食品。选取优良品质的茶是收藏的基础。现在黑茶包装十分讲究,黑茶的竞争演变成包装的竞争,脱离了根本。采访过程中,黑茶收藏专家告诉记者,一片茶在手,一要观其形,看棱角是否分明,条索是否密致。二要察其色,颜色是否正常,是否过度发酵,是否红绿茶改制,是否霉变。观汤色,冲泡之下原形毕露,不同品质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茶汤色不同,还要反复冲泡看其耐泡性。三要闻其香,是否有黑茶独有的香气。善于区分陈香与霉味,对有异味和有奇香的茶都要警惕。四要尝其味,真正的行家凭三寸不烂之舌入口便知茶的品质与大概年份,收藏黑茶必须练就这副本领。追寻老茶是所有藏家的本能。一味追求老茶,收藏之路便愈走愈窄。就黑茶而言,新与老相对而言,今天的新茶便是明天的老茶。五年一个周期,喝老存新,年年享用老茶,进入良性循环。眼下市面上有些所谓老茶尽是猫腻,包装作旧作伪、过度发酵或者改制重做冒充老茶、新老原料掺和等等。收全让藏品成一个完整的系列,这是有成就的收藏家的成功之策。举例说明,知名企业的产品尽量收全,或者在一个时间段内该厂出品的茶收全。本身是成系列开发的产品要无遗漏地收藏,比如白沙溪茶厂的迎奥运系列。进行分类收藏,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安化黑茶的三砖三尖一卷(黑砖、茯砖、青砖,天尖、贡尖、生尖,花卷即千两百两),选取其中一类或几类收藏。其一,纪念茶。每年各茶厂出品的各类纪念茶都应囊括进来;其二,获奖茶。获奖茶多为优质茶知名度随获奖而攀升,认可度高,容易接受;其三,绝版茶。绝版的已经后不见来者,类似于80年的猴票,升值是必然的;其四,限量茶。古玩的价格是与存世量成正相关的,存世量小,价格就高。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40628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