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
-
唐代的饼茶怎么做成的_加葱姜制成的饼茶的正文:
在唐代之前制茶法还未被发明,人们不说喝茶,而说吃茶。茶叶的吃法和茶叶初次传入外国一样,是将茶叶放入锅里加水煮开,再加入调味料煮成汤喝,在《茶中杂咏诗序》中便有记载:“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陆羽号与字)言之详矣。然季疵之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渝(以汤煮饮)蔬而啜者无异也。”唐代的饼茶是如何发明的呢 在古早的时候人们根本不懂制茶,吃茶也是将茶叶摘回来后直接烹调。到了秦汉之间,吃茶的方法开始改进,出现了唐代的饼茶的雏形。“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桔子芼之。”意思是有人开始用茶叶制成茶饼,采摘老叶后用米浆混合,压制成饼装,要喝之前需要先烤成红色,再放入瓷器中捣碎,浇上热汤或热水,再加葱姜、桔皮混合饮用。唐代的饼茶与之却有很大的不同。
秦汉的茶饼虽然可以算作唐代的饼茶的前身,但是其中加入了葱姜、米汤之类,唐代茶圣陆羽称之为"沟渠间弃水"。陆羽所改进的蒸茶法,将茶叶"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也就是将茶叶蒸后捣烂,再拍打、烘焙成饼,穿起封好,干后就成为了茶饼。唐代的茶饼是以蒸茶法而制成,也是茶叶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革命。从此茶真正成为了一种饮品,并充分保持了茶叶的原味,从此茶在中国的宫廷、民间都广为流传。唐代的饼茶力求简约,正符合唐代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8800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