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09日
-
安溪乌龙茶名称的由来的正文:
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尧阳南岩山麓,住着一位退隐的打猎将军,单名唤”龙“;,因长年上山打猎、采茶,饱经烈日烘晒,风雨洗炼,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乌“;通”黑“;)。又是采茶季节。有一天,乌龙与往常一样,身带干粮,肩背茶篓,手扛****进山。过午时分,采完茶叶的乌龙忽见一头獐从前方溜过,他急提****,击伤獐。山獐带伤夺路奔逃,乌龙肩背茶篓顺沿血迹紧追,终于擒获山獐。等晚上到家,乌龙急于宰杀山獐,品尝野味,加上劳累,竟把茶叶搁置,直到第二天清早欲动手炒制时,发现茶叶已经萎软了,叶缘见有牵血丝般的红边,捧在手中闻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动手炒制后更是香气扑鼻。冲泡品味,往日的苦涩之味全除,香气更足,味更甘醇。慷慨豪爽、热情好客的乌龙大喜,连忙邀请近邻好友前来品尝。众人尝过,不禁连声称赞!
后来,聪明的乌龙深究原因,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摸索出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艺,并广泛传授给广大乡亲。乡亲们仿效采制,同样制好茶。乌龙去世后,人们为缅怀他的贡献,寄托对他的思念,就把依法所制的茶都称为”乌龙茶“;,并在南岩上乌龙居住的地方兴建了一座殿堂,称之为”打猎将军庙“;(如今庙虽坍塌,但还可看到殿堂遗址)。
民间传说固然不足作为史实考证的依据。但应注意的是,民间传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都是空穴来风。正因为有了许许多的的民间传说,使我国诸多古代历史得以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下来。明末清初,走过了700多年发展历程的安溪茶业已渐趋发达。”乌龙“;的传说如果说是它总结了安溪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经验,而归功于劳动人民的集中代表--乌龙茶,本也无可厚非。而在劳动中发现一种新的技能、技艺,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它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正如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等编著的《福建乌龙茶》称:”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造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也不能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
不过,安溪作为乌龙茶的发源地,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也有诸多论断。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载:”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全国高等农业院样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闽北乌龙茶始传于安溪是无可辩驳的史实。清康熙十二年(1693年),安溪青心乌龙品种引入建瓯。清雍正九年(1731年),大叶乌龙在安溪长坑珊屏栽培成功并由长坑人苏龙传到建宁府(今南平)种植,因产量高、品质好,当地茶农认定为优良品种,竟相繁殖栽培。
苏龙辞世后,当地茶农以苏龙姓名谐音命名为”乌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茶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武夷山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陈民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览大王峰后,过”幔亭“;,经”三姑“;,欲睹”鹰嘴岩“;风采,于”马头岩“;下一个小村落的路边农舍里喝茶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闽南话口音的阿婆,为此陈民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一文。文中记述: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热情地问我喝热茶还是凉茶,又问:”你是从哪里来?“;我说:”从省城来。不过我是闽南人。“;阿婆笑道:”我们也是闽南人啊!祖籍安溪,世代种茶为生,来武夷已经三代人。现在我们全村20来户人家,还全都讲闽南话哩。“;”真的?“;见我惊讶不已,阿婆索性用闽南话和我攀谈起来。那口音,与我们泉州方言不太相似了。她说:”只是出来久了,闽南腔调有点变了,不过,还是闽南话,你听得懂吧?“;我说:”听得懂,听得懂。“;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地崇安话的闽南方言,怎么会听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岩茶“;给我,并到厨房生火为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坐在闽北特有农家阳台上,抬头可见奇异的马头岩风光,听着阿婆讲述从闽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来武夷山旅游的话题,我这个”孤独“;的游人大有”他乡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动。
……
1987年,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农学教授、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欣然为安溪乌龙茶题词
青茶原产地,流传达四方,
东渡传乌龙,西移藏佛手,
南下播水仙,北上创奇种,
愈来愈兴旺,香味溢九洲。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86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