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
-
乌龙茶茶乡安溪县的正文:
中国乌龙茶茶乡一、安溪县介绍安溪是个千年古邑。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溪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周时为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会稽郡,后为冶县地,三国时属吴之建安郡,晋代为晋安郡,隋唐时为南安县地。唐咸丰五年(864年)置小溪场。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名为清溪县。詹敦仁为首任县令。
宋宣和三年(1121年),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称安溪县,沿袭至今。置县后,县治均设于凤城。其城三面环水背负凤山而得名。安溪县是全国著名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的故乡,福建省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也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产茶历史悠久。据《安溪县志》记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自古就有“龙凤之区”、“闽南茶都”之称。198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对外开放县份。1985年3月,安溪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连续5年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一。安溪山峦起伏,山峰林立,山势峻峭,坡度较大,河谷狭窄,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上,最高山峰太华尖达1600米,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外安溪地势相对较平缓,千米高山475座,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全县茶园地壤养分含量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丰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叶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也大量南移。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唐末五代期间,北方人口为逃避战乱,纷纷经荆楚、江淮入闽,移居安溪的姓氏有: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有名人雅士(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他们不但带来了茶种,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开始在安溪开山种茶制茶。唐末,安溪阆苑岩宇大门有一副茶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说明当时安溪不仅已有产茶,而且质量好价格高。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安溪茶叶也有较大的发展。据明万历《安溪县志》载,宋代安溪不论寺庙或农家都已普遍产茶,并能对茶叶品质作鉴别、评价和比较,这也充分说明宋代安溪种茶、制茶、饮茶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茶叶和传统茶学由鼎盛走向终极的一个阶段。安溪茶叶也不例外,它是从发展走向兴盛的重要时期。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安溪县茶园面积达3.1万亩,茶叶产量达1250吨,茶叶出口量达414吨。明清时期,安溪茶业接连发生了几件震撼中外茶界的重大事件,如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发明、乌龙茶的发明创制、名茶铁观音的发源、乌龙茶制作技术和铁观音茶苗传入台湾等。民国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中国经历了连番数载的内战,又经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因而安溪茶叶开始从兴盛走向衰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茶叶产量降至416吨。抗日战争结束后,安溪茶叶仍一蹶不振。至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只有2万余亩,茶叶产量仅419吨。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叶经历过(1949-1965年)恢复、(1966-1976)受挫、(1977-至今)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出现了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单产较大增加,茶叶科研硕果累累、茶叶质量显著提高、茶叶市场不断拓展的生动局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至200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茶叶产量达1.5万吨,茶叶总产值4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年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20%。年出口茶叶7000多吨,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成为全国一大支柱产业。全县茶叶产量约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33%,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25%,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居福建省首位,名列全国产茶大县。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754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