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
-
元泰中国红茶之“从茶园到茶屋”(完结篇)的正文:
中国红茶之“从茶园到茶屋”(完结篇)
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观叶底用品鉴的眼光解读红茶泡饮的休闲文化元泰红茶屋现场DIY红茶茶,它体现着一种文化。随着时光的变迁,饮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饮一杯艳丽得像琥珀的液体――红茶,更是一种享受时尚、休闲生活方式的体现。从最初的清饮,到现在的调饮,饮茶者创新地在红茶之中加入鲜奶、蜂蜜、花草、水果,甚至酒类等元素,演绎出不同风格的饮品。
说茶史:从吃茶到泡茶
春秋以前,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又称之为“茗粥”。唐代以后,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点茶法逐渐流行。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
品红茶:“望、闻、问、切”
饮茶者对茶叶好坏的评定,则是通过感官对其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六个要素进行综合审评。其中评审方式又分为“观看外形”和“湿评内质”这两个程序。
“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观叶底是品鉴红茶的四个必要步骤。”据元泰茶业品质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说,嗅香时,应采用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的方法辨别香气正常与否、香气类型及高低、香气的优次,以及香气的持久程度。
其次是要看汤色,主要是茶叶开汤后,按茶汤的性质及颜色深浅、明暗、清浊等评比优次。而尝滋味,就是通过舌头在口腔中作吮吸打转滚动,使口腔各部位的细胞作出综合的滋味感应。最后则是观叶底,主要是根据叶底的老嫩、匀杂、整碎、色泽和开展与否等来评定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6824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