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有多难_看完就知道岩茶价值所在的正文:
由于武夷岩茶性温又不伤胃,所以很多人喜欢。小编知道武夷岩茶的制茶工艺后觉得非常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不然对不起这些制茶人,不要看这小小的一泡茶,里面可大有门道!老祖宗留下“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八字秘诀,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会犯晕,其中的玄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采青岩茶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二、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三、做青做青是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四、揉捻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五、烘培岩茶传统碳焙工艺“三道火”,初焙、复焙、炖火。三道火是与后面几道工序交叉进行的。六、簸扇、凉索、拣茶茶叶起焙后,倒入簸箕弧内,用簸箕扬去黄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夹杂物。扬簸在烘焙房内进行,簸过的茶叶摊入水筛中,每六焙拼一水筛,厚度约为3~5厘米,然后移出焙房外,搁于摊青架上晾索。晾索的目的避免焙后的茶叶积压一堆,未干茶叶堆压发热易产生劣变;还有避免受热过久,茶香丧失,同时晾索也可使茶叶转色,有油润之感。七、复焙为了使茶叶焙至相应的程度,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复焙时,温度应比初焙时略低。经拣剔的茶叶,放入焙笼内,每笼约0.75公斤,将其平铺于焙笼上,进行烘焙。其后,焙至约四十分钟,进行第三次翻茶。三次翻茶后,再焙约半个小时,用手捻茶即成末,说明茶已足干。八、团包茶叶在炖火后,即“起焙”进行团包。九、补火补火俗称“坑火”,目的是去除纸上的水分,避免被茶叶吸收而发生霉变。十、毛茶装箱补火后,将茶装入茶箱内,放在干燥的室内,待制茶结束,挑运下山,明清时均交由茶庄处理(精制)。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1411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