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
不同战线上的抗战《武夷通讯》_抗战时期的珍贵茶报的正文:
《武夷通讯》是1942年问世的一份茶报,准确地说是一份腊纸油印的宣传品。然而,当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这份70多年前的油印小报时,心底里竟涌起难以名状的感动;因为在那些泛黄的纸页里,苍老的是无情岁月,流逝的是茶人往事,弥漫的是文脉茶香。所以,捧起抗战时期的《武夷通讯》,不仅有着感动,同时还有着对老一辈茶人的怀念和钦佩……
诞生缘由《武夷通讯》是继《万川通讯》(三日刊)之后的又一份茶报,报名源自茶叶研究所的所在地——福建武夷山。当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由浙江衢县迁至武夷山区的崇安后,就将在衢县万川创刊的《万川通讯》(三日刊)改为《武夷通讯》(旬刊)而继续刻印出刊。其时,正值抗战期间,立志振兴中国茶业的吴觉农看到“茶叶购销停顿,茶农求售无门,茶园荒芜”的情况非常痛心,为了推动茶叶研究和发展,他在辗转各大茶叶产区进行调查和论证后,看到“武夷山上有十多个专制岩茶的茶厂和广阔茶场的良好基础,及当地的品种资源又十分丰富”的条件,他认为是一个“十分理想和非常适宜的所址。”所以就选址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麓的赤石作为研究基地。同时,由福建省与中国茶叶公司合资100万元联合创办的赤石示范茶厂,也于1942年7月并入茶叶研究所。回顾当年的茶叶工作者讲述《武夷通讯》出报的缘由,其情其景着实令人感动。《武夷通讯》的编者回忆说:“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初夏,本所丛衢州迁到武夷,那时日本人正做着大东亚共英圈的美梦,拼命地想打通浙赣线。立脚未稳,炸弹已落到我们的屋边,我们只好迁到武夷山上的广宁岩和佛国岩去。在岩上什么事业都不能开展,我们几乎清闲地度过了一个炎夏。到秋天,敌人退了,我们全部迁到企山(茶)场去工作,一切才上轨道。记得就在那年的初冬,在某次推广组的组会议中,大家决定编印一种油印的《武夷通讯》旬刊,以承接过去东南改良总场编印的《万川通讯》。这样,《武夷通讯》就在同仁的热烈欢迎中诞生了。”刊物历程1942年11月1日,《武夷通讯》(旬刊)终于印出了第1期。编辑们计划在印发第一期后,每旬出版一期,每期16开纸8面,油印150份,分赠给各有关机关。《武夷通讯》茶报的创办初期,编者的热情是高涨的,对办好这份茶报也是充满信心的。如在第十期《武夷通讯》的《编者、作者、读者》中,编辑说:“本刊第十期出版后,编者曾以愉悦的心情从第一期起,仔细地翻阅了一遍,十期之中研究与报导的内容显得不够充裕;这一点需要本所同人多出一点力,希望此后以最大的心愿替本刊多写几篇稿……。更新之后,各省工作同志少有意见发表,讫未开展实际的工作检讨。为了加强各省的联系,使工作有相互的借鉴,盼各省工作同志共同来弥补这一块缺憾。”1943年4月11日,第16期的《武夷通讯》在一版以大标题刊出《本刊重要启事》。《启事》的导语是“扩大篇幅,充实内容”,同时改名为《茶叶研究》月刊,并定五月间出版创刊号。事实上,并非是将《武夷通讯》改名为《茶叶研究》,而是增办了一份《茶叶研究》月刊。同时,编者决定从第17期的《武夷通讯》开始,将《武夷通讯》由原来的旬刊改为半月刊。而《武夷通讯》的版面也缩减为16开4版,版面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是“专事登载国内外茶区通讯稿件,报导茶叶消息暨各地茶叶设施与技术上之介绍”。之所以要调整,其主要原因是《武夷通讯》的编辑、选稿、出版单位,甚至是刻写钢版及蜡纸油印工作等,都还是原来的一班编辑人员,所以《武夷通讯》茶报的形式、内容以及风格等都与以前的《万川通讯》基本无二。其次是因为当时的福建战时经济相当艰难,茶叶研究所除了经费紧张外,油印刊物的纸张也是时常短缺。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编者们自己对这份油印小报不甚满意,而且是很不满意;因为这“油印的刊物总觉得看不入眼,虽然在油印时曾尽过很大的努力,却无法去尽一切的缺点——篇幅太少,容纳不了长篇大论的文字;纸张单薄,印刷不明(晰),无永久性等等……正当大家对个刊物抱着厌倦态度的时候,东南合作印刷厂在吴所长和全供处东南分处,陈伸明先生的奔走中成立了”。有了印刷厂就可以采用铅字印刷茶刊并扩大版面了,所以编者们又创办了一份茶叶刊物,这就是《茶叶研究》月刊。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31070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