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08日
-
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三)【现状篇】的正文:
拟分四个篇章连载,分别为【历史篇】【文化篇】【现状篇】【展望篇】
六堡茶是侨销茶,近代除了在粤港澳消费,其他多是以外销为主,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说,其品牌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消费忠诚度。近年来,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六堡茶品牌的认知度得到较大提升,品牌价值逐年增大。然而,在与区内外乃至海外六堡茶友品茶论道,谈及外地茶人对六堡茶的诸多迷思,确也有值得业界反思的地方。
六堡茶靠什么立足江湖
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近9亿!
这是由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发布的《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的,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9亿元,在黑茶类中,由第三位跃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在前两次发布的报告中,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分别为6.73亿元、8.3亿元,品牌价值三年净增2.06亿元。
在业态发展势头迅猛的今天,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更急需一个规范性、细致性、可操作的监管和充分体现竞争的自有公平的业态环境,主导产业稳健发展,这个直接考验着我们政府部门对六堡茶这个大品牌的建设水平、运作能力,也可体现出各相关部门在这项战略性系统工程面前的作用与得失。
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品牌价值
自2011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实施保护以来,梧州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并于2012年初,制定并公布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规定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专用标志的申请、受理、审核及批准、专用标志的使用和管理、保护和监督等内容。该办法的实施将会更好地保证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维护六堡茶的声誉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推动六堡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地理标志保护的实施,对提升六堡茶的品牌价值起到了很大作用。以2012年的评估数据为例,在报告所评估的93个茶叶品牌中,拥有1类地理标志者占到56%,拥有2类地理标志者占38%,拥有3类者占2%,其中,还有4个评估品牌没有获得地理标志,但从不同的层面保障了品牌的区域公用性。评估品牌中拥有的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达63件、农产品地理标志2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0件。
随着梧州市政府《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发与试行,广西区内外以及国内的许多大型茶企予以高度关注,部分已经商洽落户苍梧工业园内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
近日,梧州市委市政府确定梧州茶博会暨2012年中国茶叶学会年会将于11月上、中旬举办,并表示要承办好2012年中国茶叶学会年会暨茶博会,突出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地理标志、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等活动,力争把它办成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茶文化和茶产业合作交流盛会。这些都将促进六堡茶产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大大促进六堡茶品牌的价值提升。
终端市场鱼龙混杂
六堡茶产业在迅猛发展,品牌价值在稳步提升,吸引了区内外、海外的茶人对六堡茶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国是茶的故乡,名优茶品众多。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普洱茶、信阳毛尖、碧螺春、福鼎白茶、安吉白茶、武夷山大红袍、祁门红茶等等,无一不是身负绝艺而在茶这个江湖上的扬名立万的。六堡茶,作为黑茶的一个历史名茶,所要面对的除了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等黑茶,还有各大茶类的众多名优茶品,没有过硬的品质,难言竞争。
笔者爱茶,尤为喜爱六堡茶,热衷于六堡茶的品鉴研究。闲来与茶友们品茶的时候,笔者曾经多次出个这样的试题:让茶友们试举几个茶品名称,这些茶须能代表六堡茶典型风格,作为六堡茶形象大使,可以买来给初次接触六堡茶的外地茶友,让其对六堡茶有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当然,最好价钱也能让大众接受。
结果测试下来,很让人沮丧:在对茶品的推荐上,众口纷纭,莫衷一是,茶友间差异甚大,甚至一些资深茶人也往往看法差异甚大。本来,这也算是正常,本来品茶就是众口百味、各有偏好各有精彩的。但是,笔者发现,相当多茶友是列举一些根本买不到的茶品,而对当前市场上现有的一些茶品,多持否定态度,甚至对一些知名厂家的茶品,也大多是表现出一种今不如昔的怀旧的情怀。
为此,笔者曾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发现相当部分茶友对目前市面上诸多的六堡茶品质评价欠佳。有感于此,有茶友感慨,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提升六堡茶品质研究方面的力度,六堡茶产业发展应在提升品质打造标杆下功夫,将其作为六堡茶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予以重视。
一直以来,对原种六堡茶的良种选育、品种研究缺乏投入,也缺乏真正的重视,而且,研究成果没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科研、生产工艺、品质的研究没有真正与市场接轨。只有真正通过优选良种、标准化而适合市场的工艺打造出优质的六堡茶品,做出六堡茶的高端品质标杆,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品质优化,才能够在茶江湖上立足,踏实地可持续地提升六堡茶品牌价值。
六堡茶文化有待开发
与外地茶友品茶,笔者说起六堡茶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外地茶友往往是惊讶之余,遂对六堡茶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一步一步了解六堡茶的古老工艺、茶船古道传播、岭南文化底蕴的同时,接受并喜爱上六堡茶。
不用讳言,茶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冲泡饮用的植物干叶,被国人赋予了更多审美文化追求和思想、精神寄托,消费茶叶的人,往往更享受其从物质享受到文化精神的转化和提升,六堡茶文化的内容与传播形式都要与时俱进。
一直以来,对六堡茶文化发掘、研究层面上,仅仅停留着一些很肤浅的表面和很陈旧的手法,传播一些王母娘娘播撒仙种、仙羊化为黑石之类的民间传说。这些粗糙的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传播价值。但在网上搜索六堡茶词条的时候,仍是大量充斥着这种所谓的六堡茶民间传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六堡茶文化深层发掘和研究的窘境。
有外地茶友说,我们对六堡茶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没有充分显示出政府在品牌运作的主导能力。在外地一些茶叶专业市场,常常可看到各地政府所做的茶品形象宣传巨幅广告,包括一些名茶如祁门红茶、大佛龙井等,而鲜见六堡茶的推广。他们了解六堡茶,多是通过一些厂家商家在当地所设的门店,而且大多还不是六堡茶专营店,是兼营多种黑茶的一些商家。茶友直言,这与六堡茶在黑茶类中品牌价值排行第二的低位有点不相称,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加大并持续地宣传投入、并给予六堡茶品牌更广泛的新闻信息传播,并在互联网上二次多次传播,提高品牌影响力。
行业缺乏规范体系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的作用是制定规则,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体系,来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确保六堡茶产业能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自由竞争,过度的政府干预和保护,相反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一位比较熟悉行业情况的资深茶人说,现在六堡茶行业协会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业内商家厂家缺乏整体意识,缺乏团结精神,把精力用于内耗、互斗,这对于六堡茶品牌的打造,规范经营、打造品质是不利的。
有很多外地茶友就六堡茶的工艺、种类和名称、编号相当迷惑,问过笔者很多问题,如,六堡茶有没有生茶?六堡茶是不是一定要放防空洞啊?六堡茶的编号代表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确实对茶友了解六堡茶产生障碍,甚至是会误导一些六堡茶爱好者。也有一些商家,利用一些工艺上或编号上的混乱,贪图小利,欺骗消费者,在编号年份、种类、品质上让消费者小小地上一当,殊不知,这小小的一当会使消费者对整个六堡茶品牌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影响会是极为恶劣的。
事实上,六堡茶的业内也确实存在很多不够规范的名称和说法,需要行业协会牵头召集业内人士坐下来,细细研究,规范统一,如对六堡茶历史上形成的不同工艺的六堡茶、对农家茶、厂茶的称谓等必须尽快规范;对六堡茶晾置所使用的茶窖等叫法也应统一;对六堡茶的工艺表述、保健功效、存藏等业内也要有比较一致的说法。
很让外地茶友们迷惑的是六堡茶的花式多样的编号,各成体系各有一套,不便于认知,也不便于记忆。多喝几家的茶,各厂家各自的说法,各自的编号规则,让所有编号最后都仅仅剩下枯燥的数字。
国内茶业界众多例子显示,在发展现代品牌的过程中,有政策和制度层面的保障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前人留给我们的六堡茶品牌这张牌打好,把六堡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做好,离不开政府的规范体系化管理,更需要有关部门和众多茶企茶商的团结配合,以基地、茶企、营销渠道为主体,均衡产业布局,以提升品质扩大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待续)
(待续)广西六堡茶之品牌价值(四)【展望篇】
文章转载自:三口居士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2678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