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07日
-
“恩施玉露”茶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正文:
普洱茶网讯:谢昌琼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负责人。去年,谢昌琼通过考试成为了湖北省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润邦茶业,像谢昌琼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6位,蒸青制茶法是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恩施自古盛产茶,唐代,这里成为贡茶产区,出现了独特的蒸青制法。中国名茶恩施玉露是国内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清康熙年间由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一茶商垒灶研制,如今该地仍是恩施玉露主产区。
技术创新:一枚鲜叶的历史与国界穿越
由于制法繁杂,恩施玉露茶一直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仅靠人工生产,一则难以保证品质统一,二来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传统工艺的优势,在现代市场上反而成为短板,造成了恩施玉露茶认可于业界而不闻于市场的尴尬地位。
如何实现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润邦茶业用了6年时间,走过三个阶段找到了答案。
起初,我们都是手工制茶,茶的品质好坏要看制茶人的手艺如何,而且一天也做不了多少茶。有着十几年制茶经验的谢昌琼觉得,机械制茶效率至少是人工的50倍。
2006年,润邦开始与相关专家展开技术合作,成功打造了一条机械化、标准化蒸青针形绿茶生产线。润邦茶业董事长张文旗告诉记者,在充分尊重传统工艺的前提下,这条生产线把人解放了出来。
2009年,润邦迎来了工艺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一条自行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蒸汽全自动化生产线,把恩施玉露制作带入了清洁化、连续化时代。
这条生产线上的设备,一部分是我们自行研发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日本引进后又改造的。张文旗说。事实上,蒸青制法早在南宋咸淳年间就已东渡日本,日式茶道至今仍使用蒸青绿茶。一枚鲜叶,在润邦的自动化蒸汽生产线上,完成了历史与国界的穿越。
产业品质:经得起显微镜和舌尖双重检验
润邦茶业副总经理谭书玲带记者参观了恩施玉露的制作全程:每天约万斤鲜叶,经过蒸青、揉捻、动态烘干、理条、精揉、固型、提香等十余道流程后,成为一根根紧细圆直、形似松针的恩施玉露茶。
制作恩施玉露,需遵循稳、适、转、轻等十大技术要领,沿用蒸、搧、抖、揉、铲、整六大核心技术,采用搂、端、搓、扎四大传统手法。
蒸汽杀青温度高、时间短,可以保留更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内含物,加上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闷压,所制茶叶有三绿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润邦茶业副总经理谭书玲告诉记者,润邦所制的恩施玉露就是采用蒸青制法。
做大品牌:融合市场和需求发展之路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作为开门七事之一,本是人所必需,市场空间巨大。恩施州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州共有茶园百万亩,尤其是近两年恩施硒茶地域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润邦茶业所在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就是富硒茶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利益链条上,企业的发展将直接惠及千百万农民。近几年,作为湖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润邦茶业,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名优茶畅销市场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今年春茶上市期,润邦茶业以160元斤的价格现金收购鲜茶,辐射带动近10万余亩茶园,1.5万户茶农实现亩均茶园收入6000元以上,人均增收约1200元。
谢昌琼家里有五亩多茶园,也在润邦茶业的辐射范围之内。据他估算,由于企业开发了红茶、黑砖茶等产品,他家每亩茶园年均可以多收1000多元。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2451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