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2日
-
timtea营销课7:茶叶营销的自我中心的正文:
课我们讲了茶叶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其中我们提到了:找到消费者靠的是终端,茶叶企业能做的就是,通过设置符合企业发展的终端来找到消费者。但很多的投资者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建设过多的终端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行为,也没必要,因为他们的产品,根本就不需要终端的支持,即可实现销售。在茶行业,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并且还很普遍。这一章,我们就从茶叶营销的自我中心论入手,来分析这个不需要找终端的营销模式。
什么是茶叶营销的自我中心论?简单来说,就是你生产了一款茶叶产品,按照通常的做法,你需要找到经销商,或者自己开一个店,通过展示茶叶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很好的体验,最终达成销售。但现在你不想这么做了,这耗时耗力,有时候可能还出力不讨好,于是你稳稳家中坐,财源滚滚来!你像是皇帝一样,想怎么卖就怎么卖,一切由你说了算。这就是我定义的茶叶营销的自我中心论。
在很多行业看来,这有点痴人说梦,但在茶叶领域,我只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我说的是事实了。老班章和冰岛的茶农,他们已经实现了自我中心论,他们不需要走出村子,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来抢收他们的茶叶,来送钱给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甚至不用他们动手。你有老班章的茶叶,你就是大爷。
其实在其它营销领域,自我中心论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当一个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商品的持有人就可以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小米手机是个典型的案例,它可以按照自己方便的方式,制订营销规则。
我们来分析茶叶自我中心论的主要支撑点时,发现只有稀缺一词。所谓稀缺,并不是说这个产品数量少,而是说这个产品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老班章茶古树茶每年产大约有40-50吨,市场需求估计大于1000吨,这就形成了稀缺;冰岛古树茶大约3吨,市场需求大约300吨,所以冰岛的茶就比班章贵。是不是冰岛茶比班章的好喝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老茶就更稀缺了,50年代大红印,已经卖到好几十万一片,还买不到。当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手上拥有这些资源时,营销就可以实现自我为中心。1
茶叶营销的自我为中心,并非你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但你可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让目标消费者知道你有稀缺产品。打个比方说,古韵流香每年可以拥有几百公斤的冰岛古树茶,在生产冰岛茶的企业中,算是大户。但如果古韵流香不想办法把这个消息告诉消费者,那么它还是很难实现自我中心,最后只得通过建设渠道将产品分享出去。
企业是否可以制造稀缺来实现自我中心呢?现实中有这样的例子。凤牌红茶有一款中国红,市场价每公斤达到了3万以上,经销商还拿不到货。就这款产品来说,到今天,完全可以实现自我中心了。
那么是不是当产品具有稀缺属性时,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呢?这是不切实际的说法,任何商品都有一个价格,当商品价格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时,商品的稀缺属性(尽管它仍然是稀缺的,比如一幅梵高的画)就不存在了。
企业为了使商品更加珍贵,一般会使用限量的做法,在普洱茶界,较为常见。限量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稀缺,但很难实现自我中心论所阐述的营销模式。所以,不必梦想自我中心论,茶叶企业也只有通过合适的渠道来分发产品,才有机会立足。
来源:茶商学院作者:娄自田2013年12月15日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24222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