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
-
点茶对茶具和操作技法都有很高的要求的正文:
峰操一口闽北口音的普通话,声音响亮,配合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表情丰富,显出南方人不多见的热情爽朗。一说起分茶,他滔滔不绝,不厌其烦。
章志峰大学学的是茶学专业,学习期间了解到分茶这门古老的茶艺,感到很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去问老师,老师当时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只告诉我点茶法已经在中国消失几百年了,要了解这个文化,可能要从日本茶道找些线索。
1997年和2004年,章志峰两次赴日本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在这期间,他按照老师的指点,认真观察和学习日本茶道。我系统学习了一年的日本茶道里千家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和点茶工具竹筅、水注、茶盏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2005年回国后,章志峰开始对分茶艺术进行系统研究。
分茶时在茶汤表面形成的文字和图案,其实就是茶汤的泡沫,而这些泡沫是由点茶操作产生的,也就是用沸水冲点抹茶,激发出泡沫。所以分茶操作的核心环节就是点茶。
点茶对茶具和操作技法都有很高的要求。
点茶的专用工具有茶瓶、茶盏、茶勺、竹策、茶筅等多种。茶瓶用于冲点,竹策和茶筅用于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
这些点茶工具,许多都已经失传,要恢复分茶,首先就要复制这些茶具。茶筅、茶盏之类,章志峰直接去市场上采购。由于相隔年代比较久远,找到合乎要求的并不容易。茶瓶和茶磨在市场上买不到,他就根据古书上的描述,自己设计样式和尺寸,再找人定制加工。有的茶具实在找不到,他就自己动手制作。
除了茶具,点茶对操作技法的要求也很高。据《问俗》记载,点茶的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搅,是用竹策与汤面直接接触,比较容易掌握;另一种是点,直接用水注出汤花图案,需要很高的技巧,因此被宋人陶谷称为茶匠通神之艺也。这种方法是以单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茶盏中,使盏内形成变化多端的景象。
如果说复制茶具,还有古书上的一些图片及日本茶道中的实物可供参考的话,那么练习点茶技法这种实际操作就只能靠自己去体会和摸索了。为了掌握点茶要领,章志峰广泛搜罗,阅读了大量有关分茶的诗文笔记,咬文嚼字,仔细揣摩,力图从只言片语中得到启发,发现秘密。
《大观茶论》对点茶有详细论述,章志峰按照书中的介绍练习点茶基本操作,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释德洪《空印以新茶见饷》中要看雪乳急停筅,旋碾玉尘深注汤,说的是茶筅搅动的节奏和茶瓶注汤的深浅高低。元朝谢宗可《咏物诗》中有一首咏茶筅的:此君一节莹无瑕,夜听松声漱玉华。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牙。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应不负玉川家。虽然咏的是茶筅,但也透露了一些点茶的技巧。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说的就是击拂的要领,而纤毫皆尽力,是让茶汤表面泛起乳花。
章志峰一遍遍地练习、体会,一遍遍地摸索、总结,对于搅动的力度、节奏,注汤的高低、深浅,逐渐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20746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