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
-
黄山毛峰市场疲软_多地惊现茶地抛荒的正文:
大山深处的富溪乡是传统名茶黄山毛峰的原产地。当地群众人均两亩茶地,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038元,其中茶叶收入占一半左右。
但是由于近年来茶叶市场行情疲软等因素,当地茶农务工收入比重不断增大,季节性外出务工变为常年在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茶地出现了弃管甚至抛荒现象。据富溪乡富溪村党支部书记宁红兵说,老百姓讲究实惠,划得来就干,划不来就会放弃。61岁的蒋和明是村里的种茶大户,现有茶地30多亩。“去年茶叶收入5万多元,但付6位采工工钱就付掉1.3万多元。”老蒋说,去年采工工钱是每天100元,今年涨到120元,加上200元的定金、往返车费,还有包吃包住,每人每天起码摊到150多元。这几年采工的工钱不断上涨,还难雇到人,边远的10多亩茶地只好抛荒了。新田村坐落在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是富溪乡最边远的山村,全村高山茶园占一半,是黄山毛峰海拔最高、品质最好的核心产地之一。前几年村民的收入基本是茶叶和打工各占一半,去年变成了“四六开”,茶叶收入只占四成。高山茶地山高路远,来回一趟要走四五个小时,雇人管理和采摘不划算,许多人干脆放弃了。往年村里雇的采工有100多人,这两年只雇了几十个人,今年恐怕会更少,目前新田村至少有三分之一茶地抛荒或半抛荒。记者先后走访了富溪、碣石、新田等村,发现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茶地抛荒现象。据当地村组干部估计,全乡抛荒半抛荒的茶地超过千亩,约占茶园总面积的一成。针对茶地弃管现象增多趋势,乡里积极引导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通过茶园流转等方式规模经营,遏制和减少茶地抛荒半抛荒现象。然而,在茶区,茶地是茶农赖以生存的根本,许多茶农轻易不愿出让茶地。2013年,充头源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宁红兵,以每亩2.1万元的价格,流转了32亩茶地。“流转的茶地是当地山场流转价格的十几倍,而且大多地处边远高山,日常管理和生产的成本太高。”宁红兵说,许多茶农外出打工时,宁愿将自家茶地无偿给亲友采摘,也不愿出让,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年老返乡时无茶可采的后顾之忧。据了解,目前富溪乡累计流转的茶地约为300亩。徽州区农委负责人介绍,相比黄山毛峰核心产地的富溪乡,其他产茶乡镇的茶地抛荒半抛荒现象更加普遍一些。近年来,区里积极筹措资金,为茶农免费发放有机茶肥和生物农药,组织茶园统防统治,千方百计降低茶农生产成本。同时,鼓励和引导茶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茶农增收。黄山市茶叶协会负责人认为,茶叶是皖南山区特别是茶叶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遏制茶地抛荒须多方合力。他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让农民种茶也能像种粮一样享受政策性补贴;上级有关方面应考虑将茶叶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9095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