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
-
祁门茶厂50年风霜雨打的正文:
茶厂50年风霜雨打了解祁门红茶创始人祁门红茶创始溯源祁门红茶公司给基地茶农“送肥”历史群芳最祁门香介绍祁门模范种茶场祁门红茶的天时地利祁门红茶悠久历史的手上功夫困苦的祁门红茶茶农历史祁门红茶获评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安徽省祁门茶厂是专门生产出口祁门工夫红茶的厂家,现全厂占地18万多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拥有生产设备300多台(套),年产祁红2500吨(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获得省创最佳经济效益夺魁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1989年晋升国家二级企业。
祁门茶厂的前身是解放前的祁门茶业改良场。1949年4月祁门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祁门茶业改良场。全县私营茶商全部停业,祁红毛茶统一由国家收购、加工。1950年1月15日中国茶业公司屯溪支公司(后改为皖南分公司)宣布成立祁门、历口两个精制茶厂。祁门茶厂设于改良场原址,首任厂长姚政、副厂长黄奠中,黄于7月底病逝。陈季良于1951年3月升任副厂长。历口茶厂设于历口镇原中央信托局历口茶厂原址,首任厂长汪瑞琦,副厂长后派唐世伦。1952年底安徽省茶业公司成立,茶厂归属省公司,称为安徽省祁门茶厂。祁、历两厂建立后,各新建精制车间1座,另设11个手工制茶场,1957年手工场全部撤销。同时,全县设立20红茶收购站,属祁厂13个,属历厂7个,自收自制。1950年收七成干毛茶,多是晒坯。1952年起,按上级规定,逐步委托供销社代收。1957年全县都改收于毛茶。1956年1月,祁、历两厂合并,历口改为分厂。1954年在祁城南门、1957年在历口、平里各建1所初制厂,担负收鲜制干、提供高档原料的任务。1954-1955年祁门茶厂学习前苏联经验推行;一厂制,同时推行定额管理和作业计划。是时厂长张月棠、第二厂长汪瑞琦。内设6个股,由生产技术股每月制订作业计划,以厂长命令下达车间执行。;一厂制后停止推行。两厂合并后,厂长先是张月棠,后是王永彬,副厂长汪瑞琦、陈季良,内设机构基本未变。隶属关系归县农产品采购局(1年后撤销)领导。在创建时期,加工能力逐年提高,管理日益完善。1950年加工18758.19市担;1951-1954年达2万担左右;1957年上升到45521.81市担。年平均人数1047人,精制机械从1950年45台发展到1957的65台。1958年大跃进,随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掠夺式采摘和;大气候影响,厂加工原料严重不足,从1959年的74241.42市担猛跌到1961年16941.9市担,直至1962年15144.9市担。到1964年开始缓慢回升,但仍未走出低谷。这个时期的厂党政领导人是:书记兼厂长刘玉才(1958-1963年).吴报国(19631966年),副书记刘永旺,副厂长汪瑞琦(1961年调出)、陈季良、李俊。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职工生活非常困苦,但政治气氛浓,全靠艰苦奋斗精神度过难关。十年内乱,茶厂也卷入了政治风暴,但生产一直正常。其时,厂设革ming委员会,主任徐殿华,副主任李俊、何承海、吴报国、华森林,1972年后加副主任杜光力、汪跃明、陈季良、许明胜,党委副书记陈宏图。厂设生产、政工、后勤、保卫4大组,和6个车间,1970年省公司将人财物三权下放到县,厂归县供销社主管。这个时期,进厂原料逐年增加。1966-1968年3万多担,1969-1972年4万多担,1973-1976年5万多担,1977年达6.2万多担,相应的出口量也逐年递加。1972年,建立家属;五七连和火柴车间(即今火柴厂)。三中全会以后的10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10年。在这期间,厂党政领导人员是:1978-1979年党委书记徐殿华、副书记陈宏图,厂长邢明尧,副厂长陈季良、汪忠安;1980-1981年书记徐伟;1982-1986年11月书记王介生(后兼厂长)、副书记冯达人,厂长李义东,第一副厂长吴奕泽,副厂长闵宣文、汪圣善、何胜利,技术顾问陈季良;1986年11月-1989年,书记王介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冯达人,厂长吴奕泽,副厂长闵宣文、何胜利、谢胜平、解振新,技术顾问陈季良。这10年,厂经历了几项重大改革:一是国家改革茶叶流通体制,实行多渠道经营,改变了祁红独家经营的局面,全县乡村精制厂到1988年增到12家,致使厂原料从1987年起以每年500吨左右的幅度递减。二是省政府下文规定祁红出口全交省经营,从而中断了同上海茶叶公司30多年的贸易关系。三是1985年茶厂与荼叶公司合并,实行收购、加工一体化。四是推行厂长负责、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管理的新体制。五是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科室岗位责任制和安全卫生责任制。二十世纪的最后10年,是祁门茶厂艰难奋进、深化改革的10年。这一时期厂主要领导先后为王介生、吴奕泽、何胜利、谢胜平等。由于种种原因,茶厂在生产经营上遇到严峻挑战,企业亏损严重,但全厂上下团结一致,千方百计谋求脱困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改变经营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7年4月,祁门茶厂分立、重组、改制为6大公司,即:祁门红茶、祁红袋泡茶、祁红实业、祁红机械修造、祁门茗盛5个有限责任公司和祁门名优茶公司。50年来,祁门茶厂经历了由手工为主到机械为主,由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解放后,祁门茶厂保持和发扬了祁门工夫红茶的传统风格。不仅两度荣获国家金奖和一次世界金奖,而且保持了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出口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向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出厂产品援品质分有礼茶、特名、特级、1级至7级共10个级别,还有碎茶、片茶、末茶等,其中札茶、特名和碎茶是建厂后开发的新产品。优良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加工技术日趋精湛,形成自身的特色,并在发展祁红经济中起着示范作用。解放前,祁门农村的红茶初制全用手工操作。1952年后,才逐步向机械化发展。本厂3个初制厂投产后带动农村初制厂迅速发展,到1985年已有340座。既出产品又出人才。建厂以来,除接待和指导大批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外,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不同岗位上肩负重任。建厂以来,尤其是1982年以来,祁门茶厂的企业管理特点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拿。在企业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全面管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理的全过程,着力养成质董第一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培育;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建厂以来,累计(1950-1988年)生产祁红83032吨,出口69355吨.1987、1988两年出口创汇均在300万美元以上(以往无数据),1957-1988年创利1681万元(1956年前由省核算)。在工艺技术方面,通过3次大实验,奠定了祁红制造规范化的基础,进一步丰富了《制茶学》的内容。建厂后,在本厂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3次大实验:一是1953年示范采制红茶的实验。参加的有前苏联专家贝可夫等4人和中方人员,在初制上,通过实验制定一套科学的技术规程,大部分一直延用至今。二是1954年全国加工技术会议决定在祁门茶厂进行红茶精制技术规程和工厂管理实验。通过两个多月实验,制订了外销红茶精制技术规程。1955年又进一步实验。1956年国家农产品采购部印发全国茶厂执行。三是1974年精制大生产试验,通过两大套的机口测试和记录,取得了各种机口流量的原始数据,制定了新的工艺流程生产线,至今仍在使用。以上实验成果,已被收入高校制茶学>等教材中。在其他建设方面,完成了北迁、联装、改电和车间配套建设。1958年下半年成立北门基建办公室(主任胡恒生)和砖瓦营(营长冯达人).自力更生烧制砖瓦,在北门建新厂。经过1年多的紧张快干,1960年1月迁入北门新厂办公。南门厂房经省商业厅同意赠给祁门县委会。1960年建立包装车间和机修车间,使加工生产配套成龙。1961年历口分厂精制停产,改为初制厂。祁门初制厂除将南门初制厂机器全部拆迁外,还首次引进了苏联萎凋机、干燥机和揉捻机.1959年9月投产。精制车间改单机生产为分路联装自动流水线工艺流程,1960午投产,1971年和1984年又ZE.rlt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使精制工艺流程更趋合理。建厂以来较大的建设项目之一是改电。1973年以前除照明用电外,全厂生产均柴油机为动力,车间里地轴沟和天轴架纵横,传动皮带交错,严重影响安全和生产发展。为此,厂领导决定改为电力拖动(简称改电)。1972年筹备,成立改电组,负责工程设计和组织施工。1973年在解放军大力支援下建成一条2.5公里的高压专用线及厂区低压架空线,安装了配电设备,随后各车间配电线路相继完成。从此结束了建厂20多年来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历史。在产品质量方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观念,狠抓全面质量管理。1984年提出;抓质量、保金牌、抓改革、增效益的方针,在全厂建立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质量管理网,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群众舶作用,把好质量关,技术人员中陈季良、闵宣文、黄盛昭、章世勋、吴子绩等在质量管理中,发挥r重要作用。由于措施落实,从而使本厂产品连连夺魁,荣获金奖。50年历程光辉而又曲折,成就令人瞩目。祁门茶厂的前途是光明的,祁门红茶这颗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闪光了百多年的明珠,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6734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