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
-
苏州特产洞庭碧螺春、太湖三白的正文:
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陆羽《茶经》;茶之出中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又有说是清康熙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并列为贡品。又据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即生长在太湖里的白鱼、白虾和银鱼。三白的一大共同特点就是;鲜。 白鱼:亦称鲦(音条),因;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 白虾: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备受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活着时通体透明的,由于体表无鳞,一离开水面就立刻死去,身体变成银白色。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如香酥银鱼、芙蓉银鱼、银鱼羹等。 太湖里生存着约有100多种鱼类河鲜。而;三白是其中最具经济价值的。当地人对外盛传:不吃三白等于没到太湖。
标签:
文章均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988133.com/view.asp?id=16059
- 评论:(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